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 分卷阅读176

分卷阅读176

在经济上,宋神宗和王安石齐心合力的变法,大力发展了生产,一定程度上是加强了北宋当时的国力,不过由于变法手段过于激进,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而且对于百姓也有不好的一面。

国力的确涌现出了蒸蒸日上的情况,可贵族阶级通过各种手法转移压力,把压力全都给到了基层的百姓上,是变相剥削了百姓。

这使得王安石的变法,受到了大量的抵触,王安石不得不在变法的过程中,不断去打压其他政敌。

造成了长期党争的局势。

而党争是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宋神宗更是成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无能君主的替罪羊,把北宋灭亡的锅推卸给了宋神宗。

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大环境上,北宋灭亡是迟早的事,但宋神宗的大胆变法,还是给北宋找到了一丝转机,只不过他失败了,所以成了被公开讨伐的对象。

从陆成安的角度而言,乱世路线是最容易做到变法革新打开新局面的。

但,用常理而言,一个国家需要战争来解决身上的弊端时,其实已经证明这个国家是处于一个崩溃边缘的状态。

只有内部矛盾已经无法化解的情况下,才会通过战争来转移矛盾和处理矛盾。

任何人都不喜欢战争,不希望战争。

走正英帝,走岳父路线,就只能是变法革新的路子,一切都要看正英帝和后继皇位的人,能不能给陆成安极大的助力。

宋神宗到最后变法失败,跟他立场不坚定也有一定的关系,宋神宗一边想要变法,一边又想要安抚保守派,想两边都讨好,结果两边都没讨好成,也因此,降低了对王安石的支持。

正英帝显然是有一定政治抱负的人,如果只是想要维系眼下的政权稳定,他是不可能推出《内阁制度》,跟大力支持自己的长孙家族心生芥蒂。

【正英十年十月,东南沿海地区爆发了倭乱,数侵掠苏州、崇明等地,杀百姓数,劫夺其货财,沿海之地,遇倭而惧,民怨之。】

【正英帝前后数次调遣军队,屡战屡胜,却不能消除倭乱。】

【由于你深受圣眷,得到了额外的消息:正英十年五月,正英帝曾派遣钦差大臣下访,未得其果,不知其情。】

【正英十年十一月,在沉思过后,正英帝力排众议,加封你为内阁大学士,不参预机务,成为首位《内阁制度》中,正式入阁的成员。】

【指认你以正二品工部尚书领钦差大臣,享巡察专权、派遣你到东南沿海地区审查倭乱真相。】

【你面对低级地方官员时,享有先斩后奏之权。】

【你拥有巡察当地民情的能力,可以通过打探消息了解事情,你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恭喜你解锁皮肤:钦差大臣——陆成安】、【恭喜你解锁皮肤:内阁学士——陆成安】。

陆成安看完这些消息,他只能评价,这次的事情很大,是个玩命的活儿,为了保障他的安全,并且提高陆成安这次‘钦差大臣’的权威,正英帝还给了他一个名誉上的内阁大学士位置。

不参预机务的内阁大学士。

相当于你在内阁中,不能管事,不能参与到国家大事的商讨以及制定过程中。

但是!

不管参预不参预机务,陆成安都是推出《内阁制度》后首位入阁的内阁大臣,这是地位。

表达了陆成安在正英帝心中的地位。

一种名誉上的超然清贵。

而以模拟推演,按照人物的性格来延伸他的做事风格,也能看出来正英帝是一个很霸道专权的人。

他给陆成安这个超然的地位,这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要是陆成安出事了,你们这些人,就要自己掂量掂量自己的脑袋。

看看朕会不会通过这件事情,大做文章,把所有的事情,给你们全部都放大了。

至于不参预机务,这点就很暧昧了。

从其他的角度来看。

是有一定安抚长孙明的意思,大概就是朕确实很看重陆成安,但是你长孙明也是朕的左膀右臂,参预机务,真正内阁首辅的位置,是让你长孙明来当的。

朕给你空了这么一个位置出来。

可是!

你长孙明倘若一直这样不领情,觉得没有丞相这个位置,就什么都不想做,一心只想告老还乡,在家里抱恙装病。

朕随时都能让陆成安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