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很大程度是因为武力值的提成,但是就这样的环境下去,她成为金色品质的君主卡,只需要几个副本的磨砺罢了。
这时候,陆成安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真正论强度的话。
宁王本身未必就比晋王差啊!
她可是经历过大争之世的乱世,还在隐士档的自己下边用心求学过的,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存档,毕竟是在和平之世,明世宗的天命本纪想要解锁,对于现在的宁王而言,未必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宁王只需要想清楚身处那个位置的嘉靖皇帝,要的是什么,就能游刃有余地解决掉这个问题。
“而且,宁王之前在我文武双庙的存档中,我记得还在模拟中问过我一个问题,当时没有细想,现在回想一下,那不就是大礼议事件吗?”
这女人,成长得太快了。
而且手段干脆,杀伐果断。
之后遇到这坏女人,咱必须得防着她了。
陆成安心里一沉。
.....
.....
.....
第142章 不关凝凝的事儿,这是托管的问题!
宁王在心里是很可惜的。
不能操控的推演模拟,其走向是未知性的,如果能操控的话,宁王已经想好了一万种办法,强势把陆成安给打包带走了,现在就只能看看托管的形势下,能跟自己的心意有几层相似之处。
秦王这会儿,正在复盘宁王在【大礼议事件】中的表现。
模拟推演中的信息,是可以反复拿出来学习的,像前面几轮,无论是晋王的四世三贤还是宁王的天和之治,包括汉王最新的那一轮被讽刺为穷兵黩武的安和时期。
秦王都是会反复回档进行观看的。
其实,秦王一直没搞懂操作基本全错,路线基本靠躺的晋王,是怎么能打出四世三贤这样优秀的模板存档。
怎么感觉打得好不如躺得好,躺得好不如生得好。
生的是孝子贤孙,满门还都是猛男,这样别出心裁的通关方式,都给秦王看迷糊了。
看着这些一个接着一个略过的消息。
秦王不由点了点头,宁王在【剧情模式】中的处理手法还是很得体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拉拢人的时候拉拢人,至少在她复盘回档的视角看来,宁王的操作比晋王的操作要合理的多。
【正德十五年,你的堂兄正德皇帝朱厚照不幸落水,过了一段时间,不幸驾崩宫中,在议论纷纷下,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后商议过后,决定推举兴王府中刚刚接手王位的你来继承皇位。】
【大礼议事件触发。】
【内阁首辅杨廷和建议你认明孝宗朱祐樘为父,从此由小宗入大宗,继承大统,同时要求你按照礼部的方案,由东华门入,前往文华殿,择日登基。】
【你断然拒绝了此事,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曰:“本王乃是奉皇兄遗命入奉宗祧。”】
秦王在这里是有些不太能理解的地方,她思索了一番,想了想这不是白捡的皇位吗?给这些群臣一个面子工程又能怎么样?
按照礼法而言,哪朝哪代上,也没有小宗入继帝位却又不入嗣大宗的先例,这是政权合法不合法的核心问题。
宁王这个拒绝,有些出乎秦王的意料,在她看来,兴献王也不过是宁王在这次剧情模式中白捡来的父亲,现在过继到另外一房正统皇帝那一支血脉去,得到皇位的合法性,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你这样做事,难道不怕底下这些文臣造反?”秦王忍不住问道,她是被长孙家给坑怕了,在没有根基的情况下,秦王认为还是拉扯,妥协比较好,等日后积累了充分的力量,再把这些反对的人给解决的干干净净。
“我在模拟推演的时候,拿这个问题去问过陆成安。”宁王沉吟道,“这是他给我的答案。”
“不过,你放心,模拟中的我是按照我的性格行事的,肯定也是有个人的思考量在这的。”
“当时我会拒绝,自然是做足了功夫。”宁王自信地说道。
【你与群臣在皇统上争论不休,最终你拂袖而去,独留群臣在大殿中蹉跎。】
【你临走时,下令群臣议定正德皇帝的谥号及生父的主祀及封号。】
【群臣再次劝诫,认为你既然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尊奉正统,要以明孝宗为皇考,不再尊兴献王为父,而为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