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 分卷阅读269

分卷阅读269

相对公平的,是一个选拔人才的手段,但是在政治上,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

只要有利可图,就有政治上的互相交易。

张跃确实舞弊了,抬了两个张家的士子进了科榜,至于其他考官,有没有徇私舞弊,正英帝是没有详细去审察的。

而张家的这两位士子,也并不是完全无能,还是会读书识字的,但是以他们的水平能通过层层选拔,杀到最后一轮来。

仍然不现实的。

每轮的考官都是不同的人,怎么可能全程都有南党的人接手整个考试?

所以,正英帝看出来了,这是有人故意纵容,那谁能纵容,谁有这个条件和张跃做这样一笔政治交易呢?

只有当朝丞相长孙明有这个能力。

甚至有可能,长孙明都没有纵容,是单方面地栽赃陷害,这次南北榜案那么大的争议,就是他故意引起,以此攻讦自己的政敌。

这么大的问题,张跃若是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承担罪责,正英帝不是不能网开一面,但是张跃选了最愚蠢的一条道路,那就是死撑到底,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一场科举考试中,只有南方人却没有北方人,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于是正英帝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废除了这次科榜,所有南方士子的成绩都作废,再问责礼部尚书张跃。

你不愿意承担这个罪责,那就朕亲自定你的罪。

而单独列罪和作废成绩,又是两个尺度。

单独列罪,那就相当于是实锤了徇私舞弊的事情,那些卷入此案的士子,终身不得入仕,全部都得作废成绩。

而只是单纯的作废成绩,便类似于变相的‘法不责众’,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给了这些南方世族一个面子。

只追究张跃一个人的过失,又安抚了南北两边士子的情绪。

对于北方士子而言,这是陛下天威,明察秋毫,千古明君,查出了这次科举确确实实有徇私舞弊的情况,成了既得利益者,自然会维护正英帝。

对于南方士子而言,他们会庆幸这次只是废除了科举的成绩,对赶考的士子没有实质性的惩罚,仍有入仕的机会,这难道不是一种恩情吗?

秦王冷不丁问道:“既然如此,儿臣就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了。”

“父皇先前并不想追责这些卷入徇私舞弊之案的士子,想要借机安抚双方,都各退一步,现在为何又要追责?”

正英帝仰天大笑。

“朕不追责到底,是因为之前没有人值得朕去追责。”

“你做事,是要有收益的,你要先想清楚,你做这件事的价值,值不值得你去付出。”

“朕不对张家赶尽杀绝,是因为张家已经死了一个张跃,它已经失去了权势,朕留着它们,它们能动摇朕的根基吗?”

“不,不会,它们甚至会认为朕还念有旧情,会有崛起的机会,会不断向朕示好,替朕对付那些跟朕过不去的人。”

“这是朕留下它们的原因。”

“但是,朕真要它们的命,它们又能怎么样呢?朝中有的是人,想要张家死。”

“往上爬的人是不会少的,岂止一人!”

“【改土归流】这一策,足够买他们张家的命,让他们接这个罪,断了他们的前程。”

“朕怎会去平白养一些闲人?废人?”

“若是陆成安真有这个能力,朕想让他的世族成为下一个张家,下一个朝中权贵。”

“那他就能。”

“张跃因朕而昌!”

“亦能因朕而亡。”

“张家错就错在他们有这个徇私舞弊的把柄在朕的手上,错就错在有人的价值比他们高。”

正英帝淡淡道:“若张家,有人能定西南之乱,朕网开一面又如何?”

“可他们没这个能力。”

“又是众矢之的。”

汉王皱起眉头,父皇这样的观点,她并不能认可,科举本身就是给天下读书人一个博取功名,是让寒门士子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样神圣的地方,父皇都能纵容官员徇私舞弊,哪怕每年只是让一两个人幸进,可一年,又有多少个名额呢?

多出来的这些闲官、庸官,放下去治理地方,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但想了想,汉王叹了一口气。

眼下的局势,父皇和这些世家们的利益已经是牢牢结合,这样恐怕也是互相让步下的妥协,好说歹说,父皇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