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在正英帝留下了一个非常有钱的国库,那是很大程度确保了国家的运作不受影响。
但赋税的几个重要地区,都在饱受战乱,甚至影响到了开海商人的经商,这让大晟王朝这几年的赋税收入大打折扣。
在解决掉特度使、藩镇制度前,苏为英必须要把南方的反叛势力通通解决。
毕竟连叛乱都没解决,你就想着削自己身旁的羽翼,那这不是等着众叛亲离吗?
等到把这些事情全部收拾完了。
苏为英才有这个机会收拾旧山河。
目前来看,这个混乱的状况,起码要拖苏为英十几年的时间去摆平。
【明德七年九月,晋王以晟少帝苏为英‘年幼’为由,凭借摄政王的身份接管了朝廷的权政。】
【由于支持苏为英的人,大多数都是来源于晋王党的勋贵集团,当晋王发话之后,晋王党全都选择支持了晋王的政见。】
【晋王因而上位,执掌朝堂。】
敌在紫禁城!敌在紫禁城呐!
苏为英有没有人支持,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晋王。
可现如今整个京城都是晋王的人,晋王还在世,这些人就没办法转化为苏为英的人。
再怎么说这些勋贵现在都是他娘的小弟,也不可能说他这个晋王的儿子当皇帝了,勋贵们就全跑去听他这个儿子辈的话,跳过晋王的吩咐。
苏为英能怎么办?
他也只能接受阿母的安排了。
谁让晋王是他娘!
【明德七年十月,陆成安从凉州率领将士们南下平叛,他将凉州的事务委托给了自己的堂弟陆成臻。】
【陆成臻延续了陆成安在凉州等地的事务安排,力保凉州无失。】
【同月,晋阳特度使陈济因为年龄的问题,‘告老还乡’,晟少帝苏为英想要收回晋阳特度使的职务,另行安排职务接管晋地。】
【可是特度使制度特权下,大大加强了地方势力的膨胀,晋地的贵族大多都不愿意恢复旧职,想要延续特度使的制度。】
【在山西多方人物的举荐下,晋地名门的姜平接替了晋阳特度使的位置。】
【姜平上位以后,主动投效晋王,以私人的身份赠送了很多礼物,他为人八面玲珑,很多人受过他的恩惠,这让他很顺利地接管了此地。】
【明德七年十一月,汉王在长期失去正统性以后,聚拢在她麾下的人才纷纷选择了离开。】
【唯有杭州张氏、河南陈氏依然支持汉王派系。】
【但是张瑞之死,让张海京沉浸在悲伤之中,又因为过高的年龄,张海京固然深受群臣的尊重,可是在权势方面更像是一个清贵的闲臣,丝毫无法对国家产生半点的影响。】
【汉王党的重臣陈济失去了晋阳特度使的职务以后,汉王党进入了进一步的衰败期。】
【明德七年十二月,汉王历经接近十五年太子之位的洗礼,七年废黜储君的岁月,还是坚守为国尽忠的立场,为天下苍生竭力的态度去兼济天下。】
【无论她是女帝,还是不是女帝,无论是她坐在这个位置上,还是没有坐在这个位置上。】
【不能因为不是皇帝,就不为社稷苍生考虑,不能因为不是女帝,就可以懈怠荒废。】
【失败总是贯穿始终,但不能因为暂时的失败而失去了做人之本。】
【明德八年一月,陆成安自凉州已经来到了应天府,魏王久攻不下,早已撤军,转攻浙江一带。】
【同月,开封府的宁王暗中离开就藩之地前往辽东。】
【此时的辽东黑云压城城欲摧,秦王洞察到了晋王想要削藩、撤掉特度使的想法。】
【而秦王不想就这么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托付给其他人,这样会让她很没有安全感,在辽东的扩军就是为了抵抗削藩所准备的防守措施。】
【另外一方面,潘威明同样为了扩张军事力量,加大手中的筹码,在两广横征暴敛,此时的广东、广西两地也不算什么富庶之地。】
【潘威明大量地掠夺百姓的财富、征集粮食,让当地民不聊生。】
【不久,潘威明在广东的肇庆府为部将赵昌所杀。】
【潘威明被杀以后,赵昌自领广东特度使,宣称归附大晟王朝,而他则掌管广东的军务、行政。】
【而潘威明在广西的部将及族弟潘信卓听说潘威明被杀的事情,他不愿意认可赵昌的动作,更是集结大军想要复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