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不少记着宋初雪好,所以来帮一把的村民。
王刘两家人不论大小,不论多瘦,都在干力所能及的活计,没有喊累喊苦,由此可见,和赵家的差距有多大。
盖房的距离,离陆家也就百米左右,看样子以后就是邻居了。
一行人见到她,很热情的打招呼,小娃娃都笑着喊她陆奶奶,她敷衍的回了几句,没打算多留。
奈何王父王母和刘父刘母,擦了擦手,上前来,将姿态放的极低,点头哈腰的,好像他们是宋初雪下人一般。
手中还拿着荷包,表情带着些许窘迫,“亲家,这是我们买粮食的银子,虽然少了些,以后我们一定补上,您有啥事也尽管说。”
“亲家,多谢你帮衬我们,这两天家里的孩子也上山找了点吃的,比咱们王家村好太多了,我们已经跟村长说了想要留下来。
村长说看在亲家你的面子上,让我们在这盖房子,你就是我们王家的恩人,以后有事情尽管提。”
瞧着眼前几个枯瘦且不停说着好话的人,宋初雪心里有点唏嘘,手上银子的重量也是平时粮价的双倍。
虽然不能和此刻的粮价相比,却也是刘家和王家能拿出来的极限了。
还不停地说着感谢她,以后会补上粮食,有事尽管吩咐这种话,足以证明两家人的品行,不然也教不出王芳和刘荷花这样的好儿媳了。
她脸上带了丝笑,“都是亲家,咱们关系也不错,不用这么客气,每个人都有难处,我能帮自然会帮一把。”
“指不定陆家也有要求人的时候,我这也算是给自己留后路罢了。”
话说的和和气气,把自己衬托的人情味挺重,实则,她真的不想帮,帮忙只是看在两个儿媳的份上。
要是这两家是陌生人,看她会不会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