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时间再次来临之时,杨源又去考了,结果这一次竟然中了秀才,可把他高兴坏了。
在放榜的告示牌前又哭又笑,那时的杨源都四十五岁了,儿女双全,因为他这喜极而泣的样子好一阵担心,生怕他厥过去,都扶着他呢。
好在科考没有年龄限制,不然,杨源是真的不能参加的,因为他家里本来也不算富裕,供他念书就花了很多钱,赶考也要钱,加之频频失利,焦虑过重之下,人就更显憔悴了,比较显老,四十五岁的年纪,瞧着倒像五十多岁的。
他多次不中,家里人早就对他不抱希望,多加阻拦,不让他科考,这还是他保证是最后一次科考,若不中便再也不考了,家里人这才砸锅卖铁的凑足了路费,供他科考,加之他年纪大了,大家也不放心,便由两个儿子陪同。
好在最后一次科考真的中了,杨家皆大欢喜,杨源的地位也从此水涨船高,不止每月有一两银子的月银,还被请去镇上做了教书先生。
小溪村没有学堂,要念书自是要去镇上的,教冯良的先生便是杨源。
了解完杨源中秀才之艰辛以后,陆老二便越来越觉得自家爹和五弟是多么天赋异禀,倒不是他瞧不上杨源,要说瞧不上,他最瞧不上的就是他自个儿。
他只是觉得杨家本就不富裕,为了杨源那不仅是勒紧裤腰带,就差卖孙子孙女了,大孙子就是被送去镇上的杜家做了小厮,说是送去的,实际上是被卖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