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书八零养弟妹 > 分卷阅读10

分卷阅读10

盖新的,要多少钱?”

“一千五到三千块钱吧!”

“怎么会差一倍的价格?”

“你看,木料和瓦,还有门窗都需要花钱买的,有好坏的差别,其他的,土墙是用一个个土基垒起来的,这个大多数人家都是自己和泥用模子做的,垒墙,起梁,上架,上瓦,这些都是村里人帮忙做的,不算钱,管几顿饭而已,待别人家有事,自己去还工。大妞你们家那样的,就算是现在盖,最多也就需要一千五百块钱。”

“那按一千五百块钱的新房子来算,打七折,现在还值一千块钱。”

“大妞,不能这样算,你就算是只住了一年那也算是旧房子了,在农村,旧房子都只能按三折以下算,所以你这个房子,最多值五百块钱。”

“不会吧!只值五百块钱!”

“是啊!谁家愿意买旧房子住,都是盖的新房子,因为在村里,盖房子大多数都是靠自己出力弄,包括木料,也是自己偷偷的去砍,木工,请的也大多是熟人,收费也少,所以盖新房子,实际上也就花一千块钱左右。”

张俞:“五百就五百,有谁家需要的,就来找我,我就不相信,这么便宜的房子,会没有人要。”

在农村,儿子多的,劳动力强大,当然不愁盖房子,但是总有一些劳动力弱的家庭吧!再加上没钱,不是能省点就省点了。

那个时候不兴装修这个行业,要不然,旧房子,把里面装修一下,跟新房子也没什么区别。

张俞一边在慢慢的洗着衣服,一边跟大家聊着他们家卖房子卖稻谷的事情,把买稻谷和买旧房子的好处都一一跟大家细数着,来池塘边洗衣服的人和挑水的人来来去去,都听说了张大妞家要卖房子卖稻谷进城去生活的事情。

第8章:卖粮

8.卖粮

快到中午,张俞才端着装衣服的盆子回家。

这时候,他们家卖房子卖稻谷的事情早已经传遍了整个东阳村,张俞在路上就碰到几位向她打听虚实的村民。

东阳村有六百多户人家,就像张俞估计的那样,有些人家人口多,不缺乏劳动力,但是粮食不够吃,所以张大妞家传出去想要卖稻谷的事,下午,就有两家人先后找到了张大妞谈卖稻谷的事。

不过,那些人都精着呢!以为像张大妞家这种情况,三个孩子,都不太懂事,好糊弄,说亩产根本就不可能到700斤,顶多500斤。

张俞也不跟他们争辩,笑了笑说:“你们不相信我们家的稻谷能够每亩打700斤稻谷,那这件事情就不好谈了,你们请回吧!”

“看在你们姐弟三人孤苦伶仃的份上,就算550斤,不能再多了。”对方试图讲价。

张俞不急不躁、不卑不亢的道:“这跟我们姐弟三人是不是孤苦伶仃没关系,咱们现在讲的是买卖,是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的买卖。”

“亩产700斤,这也太多了,再少点。”

“我们家的田,是村里最好的良田,实际上每亩可以出800斤稻谷,我只算700斤,已经是最大的让步了,所以不再讲价,你们觉得行就行,不行就拉倒。”张俞语气温柔态度坚决。

来人看张俞态度,跟自己来之前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他们原来以为,像张大妞这么大年纪的孩子,急着用钱,急着出卖,随便忽悠几句就可以打发了,没想到却是一个硬骨头。

对方见占不到便宜,便悻悻的走了。

晚上,又来了一户人家。

张俞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按亩产700斤稻谷来算,三亩,就是2100斤稻谷,折成大米,就是1470斤,我要400斤大米,1000斤大米折现成钱,一斤两毛钱,1000斤就是两百块钱,其他的70斤大米归你,愿意就行不愿意则罢了,不讲价。”

“不是吧!大妞,你年纪小可能不明白,怎么可能打得到这么多大米?”

“我们家自己的田,我知道可以打多少,叔、婶儿,我说了不讲价,你们觉得合适就买,不合适就不买。”

对方试图说服张俞,都被她语气温和却态度坚决的回绝了。

尽管目前,张俞提出来的条件,他们已经有了赚头,但是跟他们预期的差距太,所以他们还是没有接受,走了。

后来又来了一位,是打听房子怎么卖的。

张俞说五百块钱,不讲价。

对方却依然语出惊人,说这样的老房子最多就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