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林锦雪的话,林锦璇面上神色不变,心里却是微微蹙眉。
她想了想,到底还是先将此事按下去,琢磨着晚些时候与母亲问清楚到底是个什么人家,兴许并非她想的那个意思。
她之前既然并没有强行要把妹妹们往自己左膀右臂上培养,便是不打算干预这两个妹妹的日子,世上女子那么多,不是每个人都要跟她有一样的志向的。
男子中都尚且有不少人想着闲在家中悠闲度日的,女子在如今这个世道,要过这样的日子就更没人说什么,若跟着她,到底也辛苦了些。
旁人倒也罢了,对这两个妹妹,林锦璇的疼爱并非作假。
起先是因着有林锦雨做比较,她想把两个庶妹提起来,把林锦雨在家中的地位打下去。但之后,则是发现这两个妹妹真真与林锦雨不同,对自己也是真心实意,自然就真的上了心。
妹妹的婚事自然是能按她自己喜欢的来最好,但若是为了给自己增添助力,选了个不喜欢的,那她心里也不舒服。
等林锦雪与侯夫人说完了话,见林锦璇与侯夫人有话说,便笑着先告辞。
等人走了,林锦璇便问侯夫人:“二妹妹的婚事要定下了?”
侯夫人倒是不意外她会问这个,道:“相看了半年多,正好殿试后又冒出几个不错的人选来,我让人去他们祖籍那查了查,有发妻的都剔除了,又暗中查探一番,加上之前选中的几个,让你父亲看了看。”
“你父亲圈了三个五个,我又叫人打探了一二,剔除两个,剩下三个叫了你妹妹来选,她倒是 干脆,直接就选了今年的新科进士。”
说着,侯夫人摆摆手,让仆妇去厢房里拿了一本册子来,递到她手里,道:“你既然问起,便也看看,若是有什么问题,我再看看。”
林锦璇打开册子,只略简单翻了翻,就知道三个用朱砂画了红圈的便是母亲说的那三户人家。
这册子上记录的倒也详尽,还画了小像,也不知母亲从哪儿学来的,倒是方便。
册子上记录了对方名字、年龄、身高、家世、家中人口关系如何等等。
已经被剔除的她也没看,只翻到那画圈的三个人选,细细看了起来。
首先便是那礼部尚书家的嫡次子,家世对于庶女而言算是不错了,家中规矩也好,但那小像上看起来,这人有点儿……胖。
林锦璇又去看第二个。
第二个是皇商,历朝历代都有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商人总是显得不那么体面的。但本朝商人地位却比前面要提高一些,商税也提高了,不像前朝那般,商人赚得多,却只有交那么一点点的税收,搞的大家逼急了都宁愿入商籍,不乐意种地了。
皇商带上一个皇字,地位自然也跟普通商人不同,甚至有时候比一些小官还要体面一些,若是得了上面人喜欢,比之一些勋贵夫人也不差 什么。
林锦璇之前在伍平那听了一耳朵什么经济发展带动农业发展之类的,仔细琢磨后也觉得有道理,故而本身对商人没什么看轻的意思。
但这个主动上门求娶的,她看见对方家中有十几个庶姐妹,就没了好感。
还不如礼部尚书家呢。
最后便是那进士。
看到那进士名字,林锦璇心里只稍稍一回想,便想起此人是谁来。
这人姓宋,寒门出身,早年家里也是兴旺过的,只不过如今家道中落,却还是有点儿底子在。说起来,宋家祖上还出过不少大人物,往前能追溯到前朝开国去了,虽然如今是寒门,但细究起来身份也不差。
旁的进士大多都有个老师,只宋予却没有,他是当真靠自己考上来的,虽然年轻,也没考中什么头名,但二甲进士已经比其他人强很多。
而且宋家严格遵守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家教很好,宋予在当地也是香饽饽,不少人家想把女儿嫁给他。只不过到了燕京,今年又撞上了林锦璇搞出来那么大声势,大部分人注意力全被林锦璇吸引走了,宋予就没显出来。
也不知道侯夫人是怎么注意到这个人的,但从家教到家世,林锦璇倒是挑不出什么错来。
侯夫人见她放下册子,问道:“怎么样?”
林锦璇觉得有点儿不是滋味,但总不能她不嫁人,还拦着妹妹不嫁人吧?
于是便道:“左右妹妹出嫁还有几年,先不急。这个宋予,我回头看看。”
侯夫人哪里看不出女儿的小心思,点点她鼻子,道:“你不急,你二妹妹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