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碧玉这个女官在,林锦璇其实连折子都不用亲自写。
她只要将自己想写的内容告诉碧玉,碧玉去起草,然后她再看着修改,碧玉再润色,然后林锦璇自己再誊抄一遍,让人送到皇帝手中便行了。
这能省去林锦璇不少心力。
而在林锦璇这边刚怀孕还要处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时,另一边,宣连瑾却是隐藏了行踪,昼夜赶路,几日前还在苏州,几日后便到了楚王封地所在。
楚王作为先帝宠爱的皇子,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在皇帝登基后没多久就到了封地上,这么多年以来表现的一直很低调,几乎就没闹出过什么事来。
相比起其他那些宗室,明面上来看,楚王似乎是让皇帝最省心的一个宗室了。
而实际上呢?
这次,宣连瑾与皇帝安排的人手,这次直接就抓到了楚王与湘州前任知州陈康平互相勾结的证据。
要说本来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虽然有种种疑点,但就如之前宣连瑾与皇帝说的那样,他们在没有得到切实的证据之前,其实也不能对楚王做什么。
主要原因还是楚王的身份有些特殊,他可以说是先帝去世之前最疼爱的儿子。
若非如此,当初皇帝登基时,也不会有流言传出,说是先帝真正属意的新帝是楚王,而非皇帝。
当时楚王的及时退走可以说是给皇帝省了不少事情,又因楚王这些年表现的安安分分,皇帝又不是那种赶尽杀绝的暴君,这才让明面上皇权平稳过度了。
时隔这么多年,当年的事如今还记得的人并不多,但只要有心人稍稍提一提,不说其他,如今还在朝中发光发热的一些老臣也是能想起来的。
若这时候,皇帝不分青红皂白,就对楚王动手,明面上无人置喙,但私底下其实也是埋下了一层隐忧。
在事情没走到那么极端的情况下,皇帝自然以求稳为主。
本来证据也没这么好抓,楚王藏的好,便是最近不知为何有些急迫,露出了一些马脚,没被抓到实际的证据,他总能想到法子给自己开脱。
这次会直接抓到对方马脚,还是因为楚王与陈康平勾结的事——陈康平死了。
人刚到燕京,还未来得及审问,就突发恶疾,意外身亡。
当然,明面上是如此,实际上却是被人暗中下毒,直接毒死的。
毒发的症状与某种突发疾病类似,若是没接触过类似毒药的人,可能很难在第一时间看出不对,而这次能够及时发现陈康平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人为害死的,就不得不提到太子身边那位专门为他调养身体的太医。
既然知道陈康平是被毒死的,问题可以说简单也可以说复杂了。
简单便在于,如果不是陈康平掌握了什么要命的东西,对方可能也不至于千里迢迢也要弄死他;复杂在于,陈康平是秘密入京,明面上,“陈康平”应该还在湘州才对。
那么,是谁走漏了消息?
借着这些线索,加上皇家暗卫能力出众,排除掉幕后主使匆忙之下布置的障眼法,无论是宣连瑾还是皇帝,都锁定了目标——楚王。
甚至在查陈康平的同时,他们还查到另一件事——此前蜀州谋反一事,其中也有楚王的影子。
恰好,楚王如今所在的封地距离蜀州并不远。
这次,宣连瑾亲自出马,便是打算直接打楚王一个措手不及,先将人扣住,再继续追查后面的事。总归光是楚王与湘州知州勾结一事,以及楚王谋害朝廷命官,这两条就足够他被问罪了。
别说什么楚王是王爷,王爷那也只是宗室,便是如今龙椅上坐着的那位的儿子,若是对朝廷命官下手,那也是要被问罪的。
无非就是普通人毒害朝廷命官可能直接就被秋后问斩了,宗室亲眷能得个死缓、圈禁。
但某种时候,即便是宗室,也是会被处死的。只是宗室一般不会被明面上处死罢了,或赐毒酒、或白绫,又或者还有加官等等一些在上位者看来比较体面的死法。
而宣连瑾这次来,从皇帝那里得到的命令是能活捉就活捉,没到一定境地,最好不要直接杀了。
否则事情可能不好收场。
宣连瑾进城之前,先亲自拿着手中虎符,将周围驻军调了过来,趁着夜色直接就将楚王府给围了起来。
巧合的是,这日楚王府内正好举办了一场人宴会,楚王妃以赏花的名义,邀请了附近有些地位的官员家眷。
楚王府被围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