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没有业绩压力,都说了不是盈利性机构嘛,安心搞研究就行。
“简单点说就是智力问答,我们收集了475道普遍性问题,同时问AI和两支小组,谁答对的问题多,谁就赢。”贾扬清回道。
普遍性问题就是不是太专业的问题。
“哦,原来是这样啊!”
赵鸿还以为是两边比赛写科技论文呢,如果那样的话,就牛逼大发了!
这么快就会写论文了,那让AI研究火箭回收还远吗?
两人进入一间会场,这里被布置成了人与AI对抗现场。
下面是观众席,观众席坐着很多学者型人士,有专家,也有教授,相当于裁判。
研究人员只是教AI怎么学习,给它提供养分,学习的情况怎么样,需要经过专家看过才知道。
因为AI写的“回答”,不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不一定能看的懂。
比如问水稻怎么种?
不能从网上找信息,而是AI通过自己学到的知识,以图文的方式描述出来,要有自己的思维。
研究人员又不知道水稻怎么种?所以就邀请专家来提供答案,做对比。
简单点说,相当于小学期中考试!
当然是不能照搬互联网的,如果照搬互联网,那这次对抗就没啥意义。
在互联网上检索资料不就行了!
前面是半圆形的高台,高台两边两组计算机并排,这是邀请的当代大学生来挑战AI。
两组队伍,一支七人,也就是14人,他们可以分工配合,将475个问题分给每个人。
而AI就一个,这不仅考验AI反应能力,还考验AI知识储备。
时间也有限,时间规则是,如果AI先答完就停止比赛,人类先答完也停止比赛。
谁先答完,比赛就算结束。
没答完的题目,就当错误处理!
赵鸿来时,和这些科学家以及专家握手寒暄了下。
也没说什么,就是认识一下。
赵鸿在商场搞风搞雨,可不会在这群知识分子面前班门弄虎。
这里都是有真本事的人,只是不会敬酒而已。
因为赵鸿从来不搞酒桌上的那套。
领导什么样,下面的人当然也就什么样。
而且这里也没什么上下级关系,也没利益牵扯,更没晋升机制,本来就是个摸索的过程,难道国外OpenAI的理论就是牛逼的?
那可不一定!
说不定咱们的“道法”理论更牛逼呢!
现在天道机构这几位代表,只是他们经验多,更牛逼罢了,并不是说他们就是领导。
赵鸿可从没在天道机构设领导!
“感谢大家应邀前来参加我们的人与AI第一轮对抗赛,我不知道说什么,大家直接看吧!”
贾扬清不会说什么套话,直接邀请现场观众看对抗直播。
现场没有鼓掌,很安静。
会场前面,有三个大屏幕,中间是AI屏幕,会把计算出的答案显示在上面。
两边屏幕是两支小队的屏幕,这样更方便现场观众观看。
没有什么仪式,那些大学生好像接收到信号般,很快开始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的敲击键盘。
那手速,估计从娘胎开始就是单身了!
而在他们两边各自的大屏幕上,一行行文字飞快出现。
那速度就跟疯狂滚动的代码一样。
同时,AI大屏幕上,也是不断滚动着文字,比另两个屏幕滚动的还要快。
毕竟AI是一打二,这个“二”还是组!
反正赵鸿是看不清的,根本就不知道大屏幕上说了些啥。
他只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在疯狂滚,搞的他连字都不认识了,因为实在看不清。
但他观那些老教授,和专家,也是一个个张着嘴巴,一副很惊讶的样子。
估计也是看不清,就算看清了,也没法很快理解答案。
这个很好理解,AI要服务的是全人类。
想想全人类70亿人一起提问的场面,那计算量是有多恐怖,况且里面还有工程师,有程序员。
还有设计师,也就是绘画师等,各种职业,各种行业性的专业问题。
如果AI计算量不够,没点思维,还真不一定能应付。
未来AI面对的局面,是现在任何计算都无法想像的计算量,反正赵鸿要准备个几千亿烧才行。
现在估计AI后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