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听说后来史弼从江西请来一位道人,施法破了莲花山风水。
杨公从此屡战皆北,不久后便染病身亡,由其子杨靖继位。王道恩之子王德彪为报父仇,假意投靠杨靖,却寻机行刺。两人同归于尽。 义军也就此散去,只有少数人跟随杨公的次子杨徕。杨徕毕竟年少,年初贫僧尚有他的消息,但之后便失去音讯。“ 善来说到这里,连连摇头。马兮彤听了很失望,看来就算杨徕还活着,也很难找到。 她想了想,开口问善来。”崔石现在可好?不知后来有人找过他没有?“ 善来眼睛一亮。”他很好,姑娘走后半年多,确实有一女子找过他,听说是他的妹妹。两人已失散多年。” 众人听了脸上大喜。原来崔祖儿已经来过雪窦寺,兄妹俩已经相聚。马兮彤又问崔祖儿的下落。 善来说:“崔石之妹劝他还俗,崔石坚拒。其妹与同行少年早已离去,听说去了杭州一带。” “同行少年?”马兮彤眼睛睁大,”是叫邓传么?“ 善来说没问,但一描述外貌,那少年分明就是邓传。众人听了都很高兴,尤其是马兮彤。 她说想见见崔石,却得知崔石在各地为雪窦寺继续筹集捐款,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于是众人只好作罢。 很快到了饭点,善来禅师请他们去饭寮吃饭。由于杨镇龙这边已经没了指望,众人一边吃,一边悄悄商量接下来该去何处。 张子铨问梨花:”你说在两浙一带认识许多豪杰,都立志抗元。这回你有哪些人想去拜访?“ ”先去杭州。“梨花毫不犹豫地回答,”那里有一位大侠姓唐名珍,家中巨富,一向乐于收留投奔他的义士。我和高理从辽东回来时便住过他家。那时他庄子里已经藏了不下五十人,都是来投奔他的。“ 张子铨点点头,又问唐珍的庄子在哪里。梨花说,在余杭附近的深山中。张子铨十分高兴。 ”离杭州城越远越好,尤其马姑娘。梁起兴在杭州死后,官府一直在捉她。我们几个同样要小心。“ 于是,吃过斋饭后,众人便辞别善来禅师,离开了雪窦寺。下山之后,他们向北走了一程,又向西避开庆元府,直奔二百里外的杭州城。 随着离杭州越来越近,李保宁显得很高兴。张子铨一问,他回答说:”小人本是钱塘人,自幼入宫。当年随谢太后北迁,已有二十年没见到家乡了。“ 道一想起当初在重阳宫见到李保宁时,他还是个充满灵气的小公公,如今一晃差不多十年过去,他早已是个老于世故的大人了。 于是,道一对李保宁发了一番感慨,而且直接用了老于世故这个词。李保宁听了只是脸上干笑。 ..... 渡过钱塘江后,他们沿着西湖走,绕过了杭州城,然后一路向西。马兮彤突然开了口。 “道一,你还记得这条道么?” 道一一愣。“当然记得。当年我和你陪着草窗先生去径山寺就是走这条道。” 马兮彤脸上高兴。这时,旁边又传来箐儿的声音。 “道一,你还记得这条道么?” 道一又一愣,恍然想起.,这条道他也是当初骑着马去洞霄宫为箐儿讨解药时走过的。 “当然记得。这是去洞霄宫的。“道一说。 箐儿听了脸上欣喜,不自觉地和道一走近了许多。 走着走着,前方的路出现了分岔。道一想起左边是去洞霄宫,右边是去径山寺的。不知怎的,马兮彤和箐儿同时紧张起来。 梨花带着众人走上左边的岔道。箐儿顿时露出欣喜的笑容。可是没走多远,梨花却向右一拐,踏上一条小道。 ”你怎么走这里?“箐儿问。 ”不走这里走哪里?“梨花脸上奇怪。 箐儿说应该继续走刚才那条道。梨花顿时恼了。 ”你知道路还是我知道?我们要去找唐大侠,就得这么走。你那条又是去哪里?“ “你!”箐儿俊眉怒起。 这时,道一连忙赶上来拉走了箐儿。梨花朝道一笑笑。“箐儿这是怎么了?” 道一连忙说没什么,问还有多远。梨花说,再走半个时辰会进山,然后继续走半个时辰就到了。于是道一连忙劝箐儿,也没偏多远,让她别介意。箐儿这才气呼呼地走了。 众人在梨花的带领下走了一个多时辰,途中见到许多竹林。马兮彤去竹林里转了一圈,等她出来时,手里已经拎了一根长长的绿竹枪。 这时,前方果然出现一座村子。此时太阳已快落山。梨花手一指村子。 “看,到了!” 他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