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文阳代表赵无忌亲身监视大将胡大海,并有节制之权,这一个例子说明了义子的作用,也说明了朱元璋对大将的不放心情形。
单是用义子监视,还怕诸将靠不住,另一办法是留将士的家眷做抵押。
这法子在刚渡江时便实行了。
赵无忌统兵取集庆,张夫人和诸将家属留在和州,到取下集庆以后定下规矩:“与我这里来领取城子的总兵官,让他的妻子、儿子都要在家停、坐,不许搬迁到外面。”
“将官正妻滞留在京城居住,只让他们在外面的地方讨了一个小老婆。”规定极严格。
将官顾虑妻子安全,自然不敢投敌以至反叛,平时征调差遣,也不敢不听话了。
此外,还防止将官和读书人勾结,规定“攻克的城池,命令他率领官守着它,不要让他们儒家的人在左右的议论古今。只设一吏,”。
凡是乾坤王朝朝官吏和儒士,都要由朝廷选用,逃者处死,不许将官擅用。这是因为读书人谈今说古,拿历史上的事情和现今一比,将官省悟了难免生是非,左思右想,不是好事的缘故。
当赵无忌进攻滁州时,淮阳郡的明教军主力由黄星汉、赵马均用率领,攻下了盱眙泗州,两人脾气不对劲,为郭元全的事结下怨,竟然闹翻了。
赵马均和马义兴四个合成一气,黄星汉抵不过,事事不称心,手下得力的人,也逐渐被均用收买过去,气闷不过,发病死了。
黄星汉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位置也称为鲁准王,他年轻,比赵马均矮一辈,又会敷衍说好话,赵马均没把他看在眼里,倒也相安无事。
接着,是郭元全代替了黄星汉做出气筒,左也不对,右也不对,做一件事、说一句话都被挑眼,几次借题目要害郭元全,碍着赵无忌在水余州有几万人的部队,做决裂了怕坏事,于是出主意下令牌调赵无忌来守盱眙,准备一箭双雕,一窝子收拾掉。
赵无忌明白这道理,委婉地推辞,并且做了很多防御措施,说有军事情报,部队动不得。又拿钱买通了王府的人,让其在赵马均耳边美言几句,不要听小人挑拨,自剪羽翼,惹人笑话,万一火拼了,他部下不服,也不得安稳。
省得到时候针锋相对,马均用觉得有一些在理。说话的人又劝好好地待郭元全,让他出气力占地方,保疆土。成天有人说理求情,赵马均,竟放过了郭元全,于是郭元全带着原来人马一万多人回到了水余州。
这郭元全,被他的儿子多次劝说收回赵无忌的兵权,终于然后听从了他儿子的意见。
让赵无忌把兵权交出,三万多人,兵强马壮,旗帜鲜明。其实郭元全心底也喜欢,可是赵无忌是他的义子,不好动手。可是赵无忌还是主动把兵权交出去了。
赵无忌心里明白,现在不慌,早晚他的东西还是会回来的,谁也抢不走。
赵无忌把所有的兵权都交给了郭元全,郭元全把兵权又再次划分的父母,还有几个亲戚,他把兵权留给了他的妻子、儿子,他的女儿,以及义弟赵无恤。
这个决定,使得他妻子不满,他们觉得,如果赵无忌把这些兵力交出去,赵马均就能夺权。赵无忌却笑着说道:"如果真的打仗起来,他们还要留在城中,那样岂不是更危险?"
这一番话,使得他妻子哑口无言。
赵无垢是赵无忌的嫡长子,赵无垢的父亲赵马均在赵无恤五岁那年就已经去世,赵无恤继承了父亲留下的爵位。
赵无垢的母亲李氏,嫁给了赵无恤的叔父,她们两个在赵府的地位,一直都不搞。
这一次,她的叔伯兄弟都死了,她也就没什么地位了。
赵无垢虽然年幼,但他知道,他父亲把最好的都给了他,而他也必须为父亲分担,所以他也要尽快成长起来,才能帮助他父亲的忙。
赵无垢和赵无忌商量了半夜,决定把兵符交出去。
赵无垢说:"父亲,如果有朝一日我们战败,请父亲务必要把兵权传给我,我要用这份兵权,去帮助我父亲
他把手中的兵权交给王道俊,王道俊也不能不管他儿子,把他送到和州城,再让儿子去找马义兴,把他儿子放回家乡养老,让马义兴带着兵去打仗,把赵马均的部队赶回去。
赵无忌的计划就这么简单。
赵马均把军队赶回了盱眙县,赵无忌自己去了新安府,和那里的官员交代了一番,又让人写信给他父亲。
他父亲得知他把兵权交给王道俊了,心中很高兴,也觉得儿子长大了,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