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义兴因淮阳郡缺粮,一经率领部队到稻州去取食,将领兵士携妻带子的,不由分说,占住稻州的四乡民家。
马义兴带了亲兵,说要进城住一段时间,而且人多势大,赵无忌阻拦不住,也无法推托,这时候正在苦恼发愁。
郭元全得到消息后,也从水余州赶来,两个对头挤在一处,真是苦煞了赵无忌这个小头目。
虽然郭元全人虽刚强正直,但是耳朵软,容易听别人的闲话。
之前就有人报告,赵无忌多娶妇女,强要三军财物,郭元全已然冒火,再听说马义兴和赵无忌合伙去了,越发怒气冲天。
郭元全也不通知赵无忌来的日子,黑夜里突然来到,赵无忌来不及迎接。一进门,郭元全满面怒容,好半晌不说话。
赵无忌跪在下面,沉思答话。
忽然郭元发问道:“是谁?赵无极回答道:“赵无极酋长。"
郭元泉喊道:“你有罪吗?你能逃到哪里去?"
赵无极压低了声音:“孩子若有罪,又能逃到哪里去?家里的事情迟早会说,外面的事情会很重要,必须立即完成。"
郭元急忙问道:“怎么回事?"
赵无极站起身来,低声道:“马义兴来了,上次事恩怨深厚,而且他的人现在不少,恐怕要出事了。大人要小心安排。"
郭元泉也接过信不接,把赵无极喝走了,一个人喝酒,解闷。
天还不亮,马义兴派人来说:“你丈人来了,我得走了。”
赵无忌知道不妙,连忙去告诉郭元全,又来劝马义兴:“何必这样匆忙呢?”
马义兴说:“和你丈人相处不了。”
赵无忌看马义兴的神色,似乎不打算动武,就劝:两军在一个城中,提防两下里有小冲突,最好让部队先出发,元帅殿后好镇压。
马义兴答应了,赵无极放下心,出来送马骏,越发越远,正要回来,这时后方军过来,说城里两军打了起来,死了不少人。
赵无忌急了,赶紧叫来耿秉文和吴震的壮汉靠近,飞马赶了回来。
马骏拔刀挡路,抓起马的军衔,冲上前去,见到了不少将领,都是老朋友,大家都说以为城里有交火,赵无极肯定是知道的。
赵无忌急忙争辩,边走边说边走,趁大家不注意就逃走了。
数十名马军军官追了上来,枪箭出击,幸好身上覆盖着锁链甲,伤势不是很严重。
逃跑十多里后,马力耗尽,被追上。
这次被抓了,铁缆锁住了脖子,有人要杀人,有人主张马元帅现在在城里,所以如果他在这个时候杀了赵无忌,马元帅就活不下去了,还不如派人进城看看再说得通。
随即,一名军官飞马进城,看到马义兴搂着他的脖子,在郭元全对面喝酒。
郭元泉听说赵无忌被俘,也急了,愿意去换将军,但两人都先不肯放手,最后选择了妥协,郭元泉先把吕冰送给马军抵押,换取赵无忌,赵无忌回城,然后才解锁放回马义兴,马义兴回去,最后才放开吕冰回来。
综计赵无忌被马军拘囚了三天,几次险遭毒手,亏得有熟人保护,才能平安脱身回来。
乾坤十五年二月,明军统率刘福通派人到砀山甲河拜望韩临儿,接见亳州,立他为帝,又称孝明王,臣民称恭王。
建国之年为宋,年名龙凤。拆除鲁邑太清宫的木材,建宫。
孝明王的母亲杨氏为皇太后,杜尊道、盛文宇为宰相,刘福通、罗文素为平章政务,伏通的弟弟刘柳为枢密院。军队的旗帜上写着明确的口号:“三千勇士,直奔燕子之地。龙飞九方,重开大歌的天空。"
遵道得宠擅权,福通不服气,暗地里埋伏甲士,挝杀遵道,自为丞相。不久又改为太保,明教的军队军政大权全在他手里。
郭元全深恨马义兴,为着交换赵无忌,受了惊吓,又忍着气,成天愤恨发脾气,得了重病,三月间不治死去,葬在水余州。
军中军务由郭元全子郭围国、妇弟张维城和赵无忌共同商议,担心着主帅新死,万一乾坤王朝的兵来攻,孤军无援,怕站不住脚。
正好李威道派人来计较统一指挥,大家公推郭围国到毫无意见,不久带回李威道文凭,委任郭围国为都元帅,张维城为右副元帅,赵无忌为左副元帅,军中文告都用龙凤年号。
郭元泉也跟着赵无极做了元帅,郭围国为副都元帅,张维城为左元帅
郭围国、张维城和赵无极一样都是文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