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拜见教主大人 > 第52章 取5

第52章 取5

…………

赵无忌对东吴的第二步攻势,动员了二十万大军。统帅是大将军吕冰,副将军孔仲武。

在出师前商讨战略,孔仲武坚决主张直取平江,以为巢穴既破,其余诸郡可以不费力气占领。赵无忌却决定采用叶兑的决策,指出:“宁昌国出身盐枭,和湖杭诸郡守将都是愍不畏死之徒,同甘共苦。

如先攻平江,湖杭守军必然齐心并力,来救老家,军力集中,不易取胜。不如想法分散他的兵力,先取湖杭,宁昌国无法援救,个别击破,枝叶一去,根本动摇,使宁昌国来回兜圈,疲于奔命,必然可以成功。”

…………

遂分兵攻围湖州杭州,赵无忌亲自誓师,叮咛嘱咐,攻进城时不要烧房子,不要杀掠,不要挖坟,尤其是宁昌国母亲的坟,千万不可侵毁,免得刺激东吴人民,增加抵抗心理。

第三步攻势,应用叶兑的销城法,筑长围把平江围困住,用火铳、襄阳炮日夜轰击。宁昌国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突围又失败了,赵无忌送信招降,再使说客劝告,一概不理。

城破时亲自率兵巷战,看到实在无办法了,一把火烧死妻子眷属,饮鸩自杀,被侍者劝阻。西吴兵已到府中,俘送应天。在船上闭眼不说话,不肯进饮食。赵无忌问话不理,宋乙寒问话,挨了骂。

赵无忌气极,把他一顿乱棍打死,连尸首都烧成灰。

李伯升是宁昌国十八兄弟之一,同时起事,官为司徒,平江危急,使说客说降的是他,首先投降的是他,把宁昌国交给常遇春的也是他。平江人记住这个故事,凡是出卖朋友的就叫作“李司徒”。

…………

宁昌国晚年不大管事,国事全由其弟丞相宁士信主持。宁土信荒淫无见识,信用姓黄、姓蔡、姓叶的三个参谋,弄权舞弊,政治军事弄得一团糟。

赵无忌听得这情形,对人说:“我一向无一事不经心,尚被人欺。宁九四一年到头不出门理事,岂有不败的道理!”东吴的百姓有一个民谣道:“丞相做事业,专靠黄蔡叶,一朝西风起,干瘪!”

平江合围后,赵无忌又遣将攻讨拓宇中。

拓宇中在群雄中最先起事,最后被解决,在浙东称雄了二十年。

台州黄岩,靠近海边,人多地少,田主极神气,佃户碰见田主,连作揖都不敢,让路站在旁边,等田主走过才敢行动。

贵贱等分一点也不能错过。拓宇中家中四兄弟,父亲是佃户,看父亲对田主毕恭毕敬的样子,非常气忿。到长大了,就问父亲“田主也是人呀!为什么要怕他,恭谨到这步田地!”

…………

父亲告诉他们:“靠了田主的田,才能养活你们。怎么敢失礼?”拓宇中很不服气。父亲死后,靠着人力兴旺,成天劳作,漂海贩盐,家道日渐宽裕。

拓宇中四个兄弟,分别从事不同职务。

拓宇中主要负责贩卖盐物,有一个哥哥叫拓宇明,是个小伙子,性格憨厚,做事稳重,很会讨好田主。拓宇中对此深感不满,暗地里跟拓宇明嘀咕:"凭什么田主那么喜欢你,而我只能干些粗活?凭什么你就是个傻子,而我却要像个聪明人一样,讨好田主?"

拓宇明也知道,但他不说,只默默地做着。

有一次,拓宇中跟拓宇明抱怨,被拓宇明听到了,拓宇明对弟弟怒目而视。拓宇明也没有理会弟弟,继续干活。

…………

拓宇中觉得委屈,跑回家,把父亲埋怨了一通。

父亲问儿子:"你为什么要说宇明傻子?"

"他什么都比我强,凭什么他就能当田主的贴身奴仆?我就不能?"拓宇中不满地说。

"你比他差远了!"

"他比我强?哪里比我强!"

"你看看人家,每曰吃饭睡觉,不用操心,不愁吃喝,还能当田主的贴身奴仆,你呢,每曰除了吃喝拉撒,干些什么?"

拓宇中被打击的哑口无言。

这时,拓宇明出现了。

"爹爹,您别生气!"

拓宇中对父亲的遗言表示:"我一定不学好,争取做个好父亲!"

他的兄长们不同意,觉得田主是个奸贼,不能和他亲近。但父亲已去世了,他们的想法改变不了什么,只得任由拓宇中去了。

…………

有了拓宇中的带头,拓宇中的几个兄弟纷纷效仿。他们从小受尽穷苦,没见过田主,对他们来说,只有钱才能令人快乐。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