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拜见教主大人 > 第59章 南征北伐6

第59章 南征北伐6

………

骂乾坤王朝,说他破坏传统文化,说他政治贪污腐化,营私毒虐,是个坏政府,上天已经厌弃他了。

骂乾坤王朝将军,河洛指扩廓帖木儿,扩廓原来是汉人,名王保保,为母舅色目人察罕帖木儿养子,乾坤王朝皇帝赐以蒙古名,是抬举他算蒙古人的意思。

关陕指李思齐等四将军。骂扩廓用外族名字,以夷变夏,跋扈要君。骂李思齐说他制造内乱,不忠于国。这两批有实力的人都要不得,不能做华夏之主。

那么,谁应该来治理中国呢?下一段指出当然是出身“淮右布衣”的赵无忌。淮右布衣这一身份,以后极为赵无忌所喜爱,有时也稍变花样,说成“江左布衣”“淮西布衣”等,无论对内对外的诏令文告,有理无理都要插进这一句,成为卖弄成就的口头禅了。

妖人当然是指韩林儿。此地插进这一称呼,等于秃子骂和尚,用意是撇清,告诉北方人民,我在骂妖人,可见我绝非妖人,我说“妖人已灭”,更可见我绝非妖人。

你们也许有怕明军的,我并非妖人,你们不必害怕。这说法表白他正面是讲礼义的,不同于乾坤王朝,也不同于明军;反面替自已洗刷,勾销了过去十七年来他是明军头目这一事实。

临了,说明要“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掬出逐虏雪耻的使命。

…………

最后,为了缓和蒙古、色目人的反抗心理,声明只要他们知礼义,加入中国文化系统,也就承认是中国公民,和中国人民一样看待。

前一年讨宁国昌的檄文,只是消极地踢开明军,空洞地骂乾坤王朝政府。

到这时候,才鲜明地具体地积极地提出民族革命的口号和保持传统文化的政纲。这是赵无忌幕府里儒生群的再一次胜利,也是赵无忌的再一次转变。

………

这一宣传文告的作用,使北方儒生士大夫放心了,因为已经不再是被毁灭的对象了。

北方的农民也明白了,吴军之来,是为了恢复秩序,安定生活。

官吏们不害怕了,只要投降就可保全。蒙古、色目人也不像以前那样死命作战了,因为檄文说只要愿为臣民,就可得到保护。

除了蒙古皇帝和贵族,全被宣传撼动了。投降的,放下武器的,以至倒过枪尖来杀鞑子的,一天天加多,北伐军因之得以顺利进军,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复已经沦陷了四百三十年的土地,平定西北,统一全国。

赵无忌的地位越来越高,势力也越来越庞大,剩下的目标就是清除前朝的势力了。

目前他的武将有:吕冰,孔仲武,汤文阳,庄天正,丘轩胜,邓文宣。

文官有:诸葛南风,沈长青。

儿子有:赵稷

妻子是张碧春。

还有许许多多的武将文臣。

就等着清除剩下的部分,建立自己的国度了。

但是,越是到最后越容易失败,他已经没有失败的资本了。

已经昭告天下,民心向着赵无忌,他不能失败,也不会失败的,他打算派重将吕冰前去为主军,邓俞为副军,一同北伐。

当赵无忌带着军队回来时,他的幕府也已经建好了。

在北边的大草原上,还有一支骑兵部队。

这支骑兵部队是由他从南边招募的新兵组成。新兵的编制,与其它骑兵部队一样,只能有一万人。不过这支骑兵部队是由他直接领导。

…………

他是这些新兵的长官。

新兵虽然少,但每年的训练量却很大。这是他的职责,他必须完成。而且他也有义务保证新兵的安全。

北边的大草原,在几千年前,曾经是蒙古人的地盘。

但现在,已经是中国的地盘了。在北方,中国的骑兵数量已经达到了三万人!

这三万人的骑兵,分别驻扎在三个地点:南京,山东,河北。

南京在河南的东北面,山东在山西的西北面,河东在河北的北面。南京的北门外,是辽东的北门,河北的西北面,是辽东。南京是辽东、河北、河北三地的交界处,距离河北太近了。

………

山东与河北之间,还隔着一片荒芜的沙漠,这片沙漠是大宋境内最大的沙漠,名叫"大连"。沙漠上的绿洲很多,但都已经被人占据了。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赵无忌"!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件事是最值得庆祝的,那就是中原大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