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李荔枝不一样了,变得有攻击性,是干脆锋利的那一种。
小圆酱想不通,李荔枝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大?身上这股子劲儿是哪来的底气?
那个自己百般靠近不得的高岭之花,刀翎,跟李荔枝的关系也不一般。
李荔枝她凭什么啊?
小圆酱背词背着,翻了个白眼,看向李荔枝,李荔枝已经和刀翎换了手机,那可是她花钱买的,通往帅哥身边的入场券啊!怎么钱和心思都花了,人家不理她,手机还跑到自己讨厌的人那里?
心态崩了。
……
扣三丝,这道菜李荔枝很小的时候就吃过,那个时候她爸爸还在世。
那是六岁的生日,爸爸下工回家很晚,十分抱歉地对她说,没有借到买生日蛋糕的钱,但是会给她做一道很神奇的菜,这道菜很漂亮,还有营养,可以让她快点长高,这道菜就是扣三丝。
李荔枝至今还记得,扣三丝脱模揭开扣碗后,完整如一体般光亮的一团,在她对着蜡烛许愿后,爸爸用筷子一搅,那红的白的细丝便如游龙般千丝万缕地散开,交错在清澄的汤中,比五彩斑斓的生日蛋糕还要梦幻。
是记忆中的一道菜,也是几乎失传的一道菜。
不是说现在没人做得出来,是很少有人做得像她爸爸一样好,不少博主的扣三丝,切丝切得粗,或者粗细不均,成品出来有缝隙,不够美观。
还有些博主,为了成品的美观,中间剪辑的时候用了科技,最后成品是好看了,东西吃都不能吃。
这道菜对刀工的考验,不是慢慢切就能做好的,是要见真功夫。
李荔枝决定做扣三丝,当做自己职业生涯开始的一个里程碑。
孟栋比了OK的手势,编导老师安排道:“小圆酱先下,李荔枝,上。”
案板上,煮熟的鸡肉脯、笋丝、火腿,两白一红。
李荔枝沉心静气,方正的食材在她手里切下薄薄的完整的片,片的每一处都薄厚一致,是她滑刀的力度和幅度得当,即便每一片的厚度不超过0.5mm,食材的肌理纤维也没有被破坏,如同熟练的木工师傅刨切下木花似的薄且齐整。
0.5mm有多小,是成年人指甲盖分成20份那么小。
孟栋不敢马虎,给特写,拉近镜头却不敢靠得太近,担心影响李荔枝发挥。
录影棚里,突兀出现了刀翎的身影,李荔枝要切丝了,码齐的火腿猪肉铺在陶瓷刀下,被铡刀铡下后轻轻一滑,细丝干净利落。
明明只是切个菜而已,但是她的专注和气韵,令她好像在发光。
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一不屏气的,对啊,只是切个菜而已,怎么会这么有看头?
刀翎心里有一丝异样的不适感,为什么此刻她手里握着的要是那把讨人厌的陶瓷刀?
眸子一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他快步走到编导跟前,甚至没有自我介绍,直言道:“一镜到底。”
编导原本在苦恼怎么能拍得更好,听到这几个字,也不管刀翎从哪来的,脑袋立刻快速转起来。
原先的脚本太平庸,现在断不可能打断李荔枝重新架设机位,听刀翎的,多加个三轴稳定器搭建拍摄轨道,一镜到底,不管之后怎么剪,能不能用得到,这一段他必须一镜到底拍下来!
拍摄现场,除了孟栋留守记录特写以外,其他人都调动了起来,编导从隔壁组借东西借人,连哄带骗的借,大动干戈的组织着,就连刀翎都被他叫去抬机器。
在日常重复的工作中,这种电光火石的灵感和激情迸发,让整个拍摄组都热血起来,他们不知道这道菜最后做出来是什么效果,只知道要尽可能做好记录,让视频更好的呈现出效果,不能辜负。
李荔枝专注当下的食材和手里的刀,目光如炬,下手有尺。
她动作很快,左手按着的薄片,在手起刀落间变成细丝,看得人难免紧张,这么快的下刀,这么近的距离,难道不是在乱切吗?不会切成碎末吗?菜刀另一侧越来越多的规整细丝证明一切。
三种细丝切好,在蒸碗里垫上一枚最浑圆饱满的香菇,蒸碗的内壁,整齐挂码好细丝,红白相间错落,内壁码整齐再在内里填充笋丝,一边填一边按压紧实,这一步很重要,李荔枝不希望最后的成品和其他人一样,脱模后还能看到细丝的缝隙。
隔水蒸熟后,蒸碗倒扣入高盘。
隔着一个碗,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最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