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宫。”
“啊?!”陈恒呆了呆,都来不及领命,就下意识看向黛玉。他刚刚才跟妹妹说好,一起去街上逛逛呢。
林黛玉岂是不识大体的性子,见此,忙推了陈恒一下。后者这才反应过来,如梦初醒道:“是……啊,遵旨。”
“等我回来再说。”留下一句话,陈恒踏着步,走向等候自己的林如海。
“嗯。”林黛玉轻轻应了一声,心中倒是一阵说不出的欢喜。
内宦领着相视而笑的师生,走到一辆车前,伸手道:“林大人,陈大人,请上车。”自有车夫搬下马凳,引着师生二人上车。
眼见最重要的两人被李贽请走,林黛玉只得领着弟弟回到贾敏身边。贾琏似乎终于想起来,猛的一拍掌,道:“我想起来了,那人不就是姑父在扬州的学生嘛。”
贾敏闻言,莞尔一笑,“可不是嘛。”
师生二人同时被喊走,纵然是贾敏,心中也是一阵微妙。
“他都这般大了啊?!”
贾琏感叹着,他其实是没想到,当年那个在书房看书的小子,现在已经可以进宫面圣。这份机缘,他们家都没几个人有呢。
“可不是嘛。”林黛玉也是如此说道,她见宝玉脸色变幻,笑得更加灿烂。
林如海有句话说的没错,他这个女儿确实是个偏心眼的。
五城兵马司是五个衙门哈,此处不做详解,没有浪费笔墨的必要,你们知道一下即可。
“怎么样,看着不憔悴吧?”梳洗过后,穿戴完毕的陈恒问向身后的信达,后者见哥哥眼下浓郁的黑眼圈,立马摇头道:“要不哥哥再睡一会?”
从小到大养成的生物钟摆在这,陈恒确实是睡不着了,索性道:“等接完老师他们,再回来睡吧。把这阵子忙完,也差不多可以休息了。”
“二哥上个月也是这样说的。”信达正低头给陈恒找扇子,京师的夏季真是炎热,出门不戴这玩意儿,老天爷会教你做人别太自信。
陈恒拿过一柄圆头绍兴扇,起身边走边笑,“这次绝对说话算数。”
两人出了门,搭了一辆车直奔渡口。抵达的时候,江上还未见船影。陈恒又寻了个阴凉处,拿着路上买的《京师报》翻看,以做打发时间。
等待的时间本来有些无聊的,但贾家人抵达后就不一样了。他们这一府出来的人,真可谓是兴师动众。四五辆马车一道,载着府里的男人、家丁过来,实在是热闹的过分。
贾宝玉跟薛蟠自然也在其中,他们下车时,压根没瞧见树下的陈恒。是这一家人来到树下遮阴时,几人才打了个照面。
贾琏见宝玉跟薛蟠一直盯着陈恒瞧,也是端详起来。他们之前在扬州见过一面,只是时间久远,加之陈恒变化实在大,贾琏有些想不起来。
陈恒倒没多理会,他今日虽没穿官袍,可文官的气度已经慢慢形成。久在兵部历事,一笔一划之间,就是重于泰山的人命。他的养气功夫,比起扬州还要更胜一筹。
“船来啦!!”
人群里,突然有下人伸指轻呼。
大家一起看过去,果然见江上有三艘官船破浪而来。当下,又有一队官兵紧急杀到,这些人都是五城兵马司的人,专门负责城内的秩序维护,以及各项杂事。相当于大雍的公安局和综合执法局。
说个更有意思的事情,他们的上头也是兵部。连他们新任副指挥使的文书,还是陈恒提笔书写。
之所以要说这个人,是因为这位姓鲁的副指挥使,就站在陈恒的面前,主动攀谈道:“陈大人,你怎么也在这里?”
没开玩笑,正五品的副指挥使,见到兵部的人,也得客客气气。天下武将之任免,皆出自兵部,其威视可见一斑。
一旁的贾琏还是没想起陈恒这个人,可听到指挥使喊对方一声大人,他也是忍不住抬抬眉,竟觉此景得有些意思。
在宝玉和薛蟠如同便秘的目光中,陈恒笑笑,对着来人拱手道:“到是巧,能在这里碰到鲁大人。”
花花轿子人人抬,虽然五城兵马司是个比户部还不着待见的衙门,可鲁应熊的官职却不能作假。
而鲁应熊会对陈恒如此热络,也是因为去见姚自然时,陈恒就坐在他的旁边。鲁应熊见两人举止亲昵,说话随意,当时就记住了给自己写文书的陈恒。
别觉得好像只有三品大员是官,在京师这个地方,对四品以下的官员来说,打最多交道的不是高来高去的大官。这些人都是御书房的座上客,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