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天旋地转!这就是今天司马小鬼的感觉,他是真的有那么一点点儿的懵晕了。一个谁也不在意的小学徒工,走路都要给老师傅们让路,去食堂大哥烦也是不敢往前挤...。
小小的学徒工啊,没准哪一天不知犯了个啥错,就被打发回家了,好在他的大姨和姨父是工厂的老职工,是工厂里二车间生产工人队伍中的主力。所以,还是有人照顾他的。
比如他在材料车间的原组长和师傅,就是他姨夫的朋友。他去厂里的技术革新站,是除了老萝和于力主任,其他的人都没有想到的。
那一天工厂生产科的调令一下达,认识他的人都懵了,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小学徒工进厂不到一年,就能进到这么重要的岗位。
以致当天他一回到家,姨夫居然奖赏了他一支烟,他从未吸过烟,虽然他大姨当场反对,他因为好奇,还是吸了一口,呛得直咳嗽。但也足以证明他在大姨父的眼里是个大人了。
紧接着在工厂技术革新站的试制室里他跟着老萝天天忙的一塌糊涂,有几天因为要加班,只能住到试制室的更衣间里。
大姨和大姨夫刚开始还担心他跟着‘萝卜干’不学好,大姨夫在大姨的敦促下,几次的跑到他工作的技术革新站里观察,结果是大跌眼镜,这个‘萝卜干’一改以往的奸猾习气,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了技术革新的工作里去,说他是个劳动模范也不算夸张,于是放心了。
不久他们也称呼起刘德‘老萝’了。他们觉得这个称呼是对刘德的尊称,殊不知在司马小鬼的心里,称刘德为老萝不过是‘老萝卜干’的简称而已。
想来如果刘德要是知道司马小鬼口中的‘老萝’是把刘德的外号‘萝卜干’里又加了一个‘老’字以后又简化成了老萝,肯定的会生气。
经过了技术革新站成立后的两场技术革新成果的暴响,老萝和司马小鬼是声名在外了。
不时的有一些工矿企业单位搞技术的人跑到工厂里找到老萝和司马小鬼进行交流,老萝倒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世面他见得多了,他对这些人表面上很客气,内心里却是不以为然的,他认为这些人大部分比较虚,不想在他们身上耗费精力。
司马小鬼就不一样了,这些人来一个是一个,他都不厌其烦的接待,按他的想法,‘四海之内皆朋友’,他要力争像老萝那样,在街巷乡村三教九流各界都有朋友。他的信念是,人嘛,江湖上还能没有朋友?
但是,事情慢慢的起了变化,有好几次,来访他的人里好几次有人提出,要是调他和老萝去别的单位,有住房,待遇比这里好的多,他们去是不去?如果老萝不去,可以单独调动司马小鬼走。
来人探知,他是孤儿来投靠亲戚才进到这个工厂的,现在还是一个学徒工。来人马上表示,只要他愿意去,立刻转正为正式的技术工人,新的单位还会给他解决两间住房,这样优厚的条件他愿意不愿意去?
司马小鬼还是年纪小,遇到了这样的糖水炸弹,晕了好几天。说话都颠三倒四了。把个老萝逗得笑个不停,对他说道:“小鬼啊,这才到哪儿啊?千好万好不如自己家好,就你这汽车玻璃技术的一声响炮,省城和京城还没炸响呢。还有,要是东北那个大厂里来调动你,那待遇可能会比这些人说的更好,只是在这以后呢?你想过吗?”
见司马小鬼陷入沉思,老萝严肃的说道:“小鬼儿,你认真的想啊,把你一个不知名的小学徒工直接的提拔到厂级的技术革新部门,这不就是古时候的‘伯乐’吗?”
在老萝说到了一半时,古丽和刘春华一直是安静地坐在一旁不出声,然而他们两个心里很是震惊,下决心要学好技术,才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和领导的重用。
当晚,这两位女工各自回到家以后,就都不约而同的和家里人说了此事。
刘春华的姐姐和姐夫没有和她们家在一起住,她的消息就传的慢了一点儿。但是古丽是因为是从老家的县城调到古城这边的工厂里上班,和叔叔婶婶在一起生活居住。所以她下了班回家一说,立刻引起了古副厂长的高度重视。
古副厂长正在吃饭,听到了侄女古丽的述说,当即放下了手里的筷子,严肃的问道:“来找他们俩的那些人是谁带来的?”
古丽见叔叔这么严肃,她有一点紧张的回答:“好象是传达室的李师傅领来的,每天领来好几拨呢。”古副厂长有些怒气:“我们好歹也是个一千六七百人的工厂,管理就这么散漫?这是把工厂当旅店了不成?”
次日一早,化工机械厂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