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领兵勤王
“韩将军无需忧虑,我昨天正好遇到一位江湖人士,据说武功高强。或许可以击败宫中暗卫。”
“哦?尚书久在朝堂,还认识此等人物?”
陈宜中笑了笑:“耶律义士,给韩将军露两手。”
耶律齐站了出来,拱了拱手,说一声“献丑”。然后空明拳使出,一招就将韩震击毙。
耶律齐将韩震的尸体拉到院子里,割下首级,掏出身上的兵符。然后随着陈宜中一起入宫,求见全太后。
赵沅沅今天一早就入了宫,此时正在和太皇太后、全太后、皇帝在一起,早将陈宜中和耶律齐的计划禀明了两位。
等到陈宜中入宫,立即写好诏书。诏书中历数韩震的罪过,命令范兴接替掌管禁军。
全太后盖上玉玺之后,陈宜中、耶律齐带着诏书,先找到范兴,然后直接来到禁军大营。
将禁军将士集合起来,当场宣读诏书,将韩震的脑袋挂在旗杆上示众,然后将兵符交给范兴。
范兴当场指认了韩震的几个亲信都虞候,作为韩震同党,一并斩杀。然后宣布首恶已除,其余皆不追究。
又拿出府库金银,赏赐禁军士卒。
掌控了临安的禁军之后,城中的局势稍微缓和了一些。太后又下诏,令陈宜中担任左丞相。
陈宜中立即上疏,只说了两件事情:
第一、贾似道丧师辱国,请求将他撤职,追究他的罪责;
第二、四川制置使吕师圣,国之栋梁,请求朝廷封其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召其回临安主持朝政。
全太后全部同意,中枢接连发出两道圣旨。
一道发往平江府,严词切责贾似道贪权误国,导致镇江大败,朝廷精锐全部损失,建康府沦陷。
罢免贾似道平章、都督、太师、魏国公的职位、爵位,诏授贾似道醴泉观使。这是一般丞相致仕后的官职。
一道发往四川,任吕师圣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检较少保、永昌郡开国公、食邑两千户。诏其领兵回朝,拱卫京师。
贾似道在平江府收到圣旨之前,已经得到了韩震被处死的消息,他失去了所有的军队。因此只能交还了都督府的官印、兵符。
吕师圣本来在叙州汇集大军,准备攻打云南。在收到勤王诏令后的第一时间,就召集郭靖、黄蓉、郭襄几人秘密商议是否派兵勤王。
“我们必须派兵勤王。当今天下还是赵宋天下,掌握了朝廷中枢,才有大义旗帜,才能更好的抗击蒙元。”
众人都同意这个观点,唯一的异议在于派遣谁去勤王,以及带领多少军队前往临安。
“蒙元大军数量众多,都是精锐之师。在川蜀留下足够的防守力量之后,尽可能的多带军队去临安。这样的话,就应该吕帅亲自领兵。”郭靖认为朝廷大义更加重要。
“不妥,四川是我们的根本之地,必须要保证稳妥。劳师远征,军队数量多了,一路上后勤堪忧,反而是累赘。还是派遣一位大将,领小股精锐,到了临安,与耶律齐一起,将皇帝带到四川来。”黄蓉认为四川更加重要。
“吕帅,让我领兵去临安吧。保证把驸马宅的所有人,和宫中的人都安全带到川蜀。”郭襄主动请战。
吕师圣思索良久,开口说道:
“你们几位说的都有道理。所以我决定亲自领精锐兵马,前往临安救驾。”
“此次勤王,最重要的是在朝廷中获取资本。朝廷正在艰难之时,一定会大肆封官。你们几位不是官场中人,派遣其他人去我又不放心,只能我亲自领兵前往。”
“我只带领神机营、虎贲营前去救驾。四川是我们的根本之地,剩余大军全部留在此处,交给师父师娘两位,一定要护四川周全。”
见吕师圣已经下定决心,众人于是服从命令,然后分头去行动。
吕师圣领着神机营、虎贲营一万一千人,乘坐战船,由王达的水师护送,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船上满载粮草、辎重、子弹炮弹。
大军一路前行,消息不断传来:
先是蒙元渡江,宋军在镇江惨败。然后建康府失守,赵文义坚守镇江。
伯颜以建康府为据点,兵分东西两路,沿着太湖两侧奔袭临安。
紧接着韩震被杀,贾似道罢官。这时候圣旨也送到了吕师圣的手中。
吕师圣领旨谢恩。这就是他要自己领兵勤王的主要原因,赵宋朝廷在为难之时,对于领兵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