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邑从未有过女将军,这前所未有的女将军的脾气,也是绝无仅有的。”凉薯的烤串是他自己腌制的,这么多年摸索出一个秘方。肉鲜嫩多汁,一点也不柴,炖鸡什么的梁玉生吃不多,但是凉薯的烤串,他能吃下不少。凉薯原就爱吃,也算是发挥了他所长。
“怕不止是叫你请她回来吧?”叶天启起身凑近梁玉生身边坐下,嘴角带着一丝看好戏的笑容,他夺过梁玉生正在往嘴里塞的鸡腿肉串,塞进自己嘴里。
没有肉串可吃的梁玉生,搓了搓手,只得又提起这档子糟心事来:“陛下,似乎有意撮合我与奉国将军。”
“噗!”正在喝酒的罗襄一口酒水喷出,不幸的凉薯湿了半截身子。他淡定擦了擦脸,反正篝火儿一会儿也能烤干身上的潮湿。
叶天启也惊的忘记咀嚼。
直到梁玉生又从凉薯手上接过烤串,吃完一根后,两人才爆笑出声。
“哈哈哈!”
叶天启擦了擦眼泪,笑得话都说不利索:“奉国...你...哈哈...”
罗襄拍了拍梁玉生的肩膀,同情的看着他:“如果陛下真为你们指婚,你可有的受了,我虽然不常在京,也是听过奉国将军的英勇事迹的。”
“没,陛下仁德,还是尊重奉国将军和我家少爷的意思的。”梁玉生没说话,小口喝着酒,不知在想什么,凉薯这时候接过话来。
“那,玉生你可得加加油,表现差点,别让她看上了你,不然...”罗襄听懂了,还是要看双方意思的。
其实让梁玉生去接江国雁,其实就是陛下看好了梁玉生,送去让江大将军和江国雁看看,满不满意。倘若满意呢,回京之路遥远,正好互相了解了解,增进感情,倘若看不上,皇帝也算对江大将军有个交代了。
几人都心知肚明了,也不再继续纠结于此。
“我来时候看到了伯母,聊了两句,她急匆匆出门去,似乎是给你安排相看去了。看来,伯母可接受不了这个儿媳人选啊。”叶天启已经吃饱了,戳了戳凉薯告诉他,不用再给他准备,也说,看其他两人也吃的差不多了,让他只准备自己的吃的就行了。
此时三个人依旧是围着篝火,足够暖和,凉薯还时不时为他们温酒。
这时凉薯把刚才的蔬菜花生什么烤了,拌了几个凉菜给他们下酒。
三人也不用筷子了,随意的用手捏着什么就着酒就下肚了。
“母亲最心仪的儿媳,是像她一样的,任劳任怨,操持家务,照顾丈夫,抚养儿孙的女子,奉国将军,呵,她肯定是看不上的。”梁玉生回想着自己母亲的日常工作,摇摇头笑了笑。
“谁说不是呢,这样才是好媳妇,爷们儿在外赚钱,媳妇儿就该在家里料理好一切,不让爷们儿担心家里。本要我说,爷们在外够苦的,媳妇儿就做这点小事,够轻松的了。我未来媳妇就要是这样的我才放心。”罗襄大大咧咧说着。
也无怪乎罗襄这么想,这个时代对女子的要求就是如此。一味夸大男儿成就,贬低女子功劳,受了这样的家教长大,这样想也不奇怪。
“你和我母亲很合得来,该认我母亲为干娘的。”梁玉生点着头,如此评价。
“怎么?你不这样想?那你想找什么样的媳妇?”罗襄也来了兴致,等着梁玉生回答这个他从未讨论过的问题。
“我没想过,我也不知道。”梁玉生一连捏起几口凉菜,还真的认真想了想,只是怎么也找不到答案。
“像我妻子那样的女子如何?她家还是有不少姐妹。”叶天启摇晃酒杯,靠近篝火烤了烤。
梁玉生依旧不置可否,然后他说:“话说,嫂子该生了吧?”
叶天启,是三人中最大的一个,要大梁玉生两岁。家里从商,娶个媳妇也是商人女儿,受家里熏陶,对人自来熟,几句话都能把客户聊成朋友,能说会道,是干生意的一把好手。
两人成亲也有两年,夫妻俩走南闯北,没有这个媳妇,叶天启家的生意也不会如此红火。
秋天时候怀了孕,大夫说,她身子健康,孩子也健康,做些运动也无妨,所以家里也就同意她继续操劳家里生意。
“没有,现在才八个月,好不容易劝她为孩子着想,放下生意,在家将养了,谁知道,她还闲不住,开始写起了什么小说来了。”叶天启想起自己那个闲不住的妻子,既无奈又幸福的笑起来。
“玉曼最近也痴迷于京中的话本子,我还翻了翻,有几个名字记忆犹新,什么,簪花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