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相爷起床, 小解,换朝服,拜见祖母,去上朝,路上遇见工部尚书大人,同行。
辰时,上朝归家,陪祖母用餐,谈论子嗣问题 ,从祖母房间出来出恭半刻钟,去拜见母亲。谈论到子嗣问题。
巳时,进书房处理朝务,
午时,陪母亲吃饭,争论到子嗣问题,出来后出恭半刻钟。
未时,在小院看书品茶。。。。。
沐阳歌看着桌上长长的一张纸,问灵乐,“相爷的屎是黄色的吗?”
灵乐皱眉,“这个我没观察。”
沐阳歌腹诽,还好你没看,不是我都替丞相大人感到尴尬。
“灵童你确定,温玉没有发现你?”琢磨着纸上比起居郎记录的还要详尽的“相爷的每一天”。沐阳歌深感怀疑。
“应该没有吧。”灵童太确定。
沐阳歌无奈,“你像一个人形监视器天天跟着她,是个女人都会察觉。”谁能小看女人的第六感。再说,温玉是个何等谨慎的人物。
摩挲着嘴唇,细细琢磨,沐阳歌对灵童说道:“温玉应该是一早就发现你了,所以才不动声色的让你跟着。”
也是如此,灵乐才能来去都这么放肆。
“主子,是小人办事不力。”灵乐跪下请罪。
“先起来。别总是跪来跪去的,我不喜欢,先把人撤回来”沐阳歌有些不耐烦的道。
“是。”灵乐退下,不敢多言。
沐阳歌仔仔细细的看着灵乐带回来的记录表,上面总共有6天的记录。时间不算短,温玉也并没有要处理周围暗探的意思,那就代表着最近都不会有动作。
但灵童带回来的消息是,温玉有大事情要做,并且很急。
那为什么相府却如此安静了?连传达消息的人都没有出现。沐阳歌始终相信,雁过留痕,如果有所动作,就一定会有蛛丝马迹。温玉也不会全然不顾。
越是骄傲的人越喜欢掌控全局。别问她为什么知道,温玉就像她的母亲,一样的骄傲,骄傲的人都带着些偏执。
沐阳歌拿出纸笔,把这六天比较规律的事罗列到纸上。又将这大大小小的事情一一对比。最终她得到一些可能性和共同点,
一是,温玉年纪并不算小,家中母亲祖母均在,应该早已有子嗣,她遵从孝道,不应该如此,但温玉明显对子嗣很是拒绝。二是除了她的祖母会每隔一天,在同一个时段出门外,其他府上的人最近都没有与外客接触。哪怕有,动态也在监视之中。
温玉每天起床的时间在五更,洗簌完第一件事便是给祖母请安,这老太太起的也太早些。而老太太酉时出门又晚了些,来回仅一个时辰。每每如此。为以防万一,还是查查老太太吧。
日落海湾
琼睚是桃夭最大的海域,因海上日落最为动人,于是人们称临近都城的海湾为‘落日海湾’。”落日海湾因多次出现夜间死亡案例,朝廷便出了禁严令,酉时过半,封闭海湾。
紫衣和青衣已经守了画舫数日了。除了女帝登基当日温老太太来过一次,之后画舫便一直沉寂在海湾里,由十几个婆子一直守着。夜间时,画舫上亮起微弱的几盏灯,摇摇晃晃的,很是冷寂。
“陛下的担忧是不是多余了,我看这画舫静的都快像幅画儿了。”紫衣站在阴影里,透出一双光亮的眼睛。
青衣从另一面的阴影中走出,“只盯着外围也无济于事,今夜我们直接进入画舫。”
紫衣跳下树稍,看了眼百米外的画舫,“会不会打草惊蛇?”
听了她的话。青衣有些游移“要不先询问主子?”
青衣摸了摸耳朵,她们已经探查这么多天了,没带回任何有用的消息倒显得有些无用了。她思量再三,最终做了决定。
“还是去吧,咱们小心着些,一发现别的暗影就马上撤离。”
紫衣点头,两人一前一后越出树林,寻到一个视角的盲区才向画舫逼近。
两人越靠近,越能感受到这画舫主人的豪气。船身足有三十米长,高约三层楼,船头立着两只精雕细刻的石狮子,此刻正凝视着遥远的海岸线。
跳上二层的舫顶,先是视野开阔的观光平台,平台的尽头两边是舫舍,左右舫舍是饭厅和待客厅,门窗和屏风均雕有花纹,十分华美。
青衣和紫衣分别落在左右两房的屋顶之上,微弱的月光下只能看见稍稍的两团黑影,轻轻揭开屋顶的瓦片,凝神静听,左右观察之后,两人跳下了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