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拱府邸位于金陵城东,巍峨矗立,大气不凡 。
此时此刻,这座大气不凡的府邸门前却并不寂寥,反而呈现出一幅罕见的画面。
高大的石狮两侧,枝叶掩映的台阶下,排列着两列身着朝服的重臣。这些朝廷要员们素日里身份显赫,但此刻却有序地守候在宰辅门前。
这二十几个重臣能爬到这个位置,都是千年的狐狸,不管心中想着什么,但面上都是一派敬意。
全都恭恭敬敬的站着,没有一丝不耐烦。
秦安和周文昱共骑着枣红色高头大马来到夏拱的府邸前时,看到的便是这么一幕。
他率先翻身下马,随后双臂一展把周文昱从马上抱了下来,一旁的亲军卫立马拉住马绳牵过马匹。
一众朝臣见秦安下马,立刻齐声道:“参见大将军!”
秦安有左国贞加封的左武卫大将军衔,因此这些朝臣叫大将军也没有错。
随后朝臣全都围了过来,口中的奉迎之词不要钱似的往外冒。
礼部尚书率先开口道:“大将军大破犬戎,收复山南湖广河东三省,今进驻金陵,实乃朝廷之福,社稷之幸也。”
督察院左都御史附议道:“不错,大将军用兵如神,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我等皆仰慕大将军英明决断,无不佩服至极。”
户部尚书躬身道:“大将军劳苦功高,保境安民,国泰民安皆赖将军之力。今日群臣在此,愿为辅佐,共襄盛举。”
众朝臣纷纷附和,各自表达敬仰与期待之情,言语之间尽显恭敬与推崇。
但也有不合群的,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各自抱臂冷眼看着奉迎的众臣,面露鄙夷不屑,枢密院副使则沉默的站在最后面。
看着这些重臣,秦安微微一笑,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朗声道:“诸位过誉了,本帅所做一切皆为家国社稷。今夜召诸位来,意在共商国事,面对如此时局,我等须同心协力,方能固国安邦,不负皇恩,不负百姓。”
一番话毕,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众臣纷纷齐声回应:“谨遵大将军教诲,愿同舟共济,共渡时艰。”
“大将军,外边天冷,咱们入府可好?”年仅70的夏拱有点受不了大半夜的寒冷,不由出声问道。
“好,诸位请。”
“大将军先请。”
秦安没有再推辞带着周文昱率先向府内走去。
其余大臣随后跟着进入府邸。
肃穆的内堂之中,紫檀木几案排布有序,上方悬挂着一幅千里江山图的巨幅画卷。
秦安端坐首座,一身黑漆文山甲映衬得脸上杀气森森,他旁边坐着一身团龙亲王服的周文昱。
左列坐着中书令,侍中,枢密院正使,枢密院副使,都察院左都御史,都察院右都御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金陵知府。
右列坐着尚书令,左仆射,右仆射,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兵部左侍郎,礼部尚书。
放眼望去,满堂朱紫贵。
“咳,咳。”秦安清了清嗓子开口道:“马上过年了,各部都已休沐,现在把诸位召集过来,实在不应该。”
“但不召你们来不行呀,皇上今晚遇刺,情况危急。"
秦安话落,顿时堂中的各个重臣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
这些重臣包括宰辅夏拱,都刚被凉州军兵从被窝里叫起来,压根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凉州大军进驻了金陵,此刻听到皇上遇刺纷纷吃惊不已。
夏拱站起身冲着上首的秦安道:“此刻皇上安危未定,国家大局不容有失。眼下首要之事乃是稳住阵脚,各司其职,确保京城秩序,严查刺客来历,务必揪出幕后黑手。"
众人闻此言,纷纷将目光投向秦安。
秦安点点头深感赞同:"相国所言极是,我等当同心协力,稳固朝纲,同时尽快查明真相,救驾护国。"
随后,众臣纷纷出声附和,讨论应急措施和后续的调查行动,这一场议事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才散。
重臣们陆续离开后,周文昱担心洪化帝的伤势想进宫去看看洪化帝,于是秦安从夏拱府邸离开带着周文昱前往行宫。
一路上巡逻的凉州兵,见到秦安纷纷驻足行礼,秦安一一点头回应,并且关照士兵天冷轮班后多加点衣服。
得到消息的高勋早就等在了行宫门口,秦安和周文昱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