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婚
掠夺婚产生于对偶婚向个体婚演进的原始社会末期。对偶婚制实行“夫从妇居”,男子“寄人篱下”,难以树立性别权 威,无法改变传统的继承制度。随着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他们要求不再“嫁”出去,而将女子“娶”回来。但由“妻”方居住改变为“夫”方居住,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其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激烈的斗争,“抢劫婚”就是以暴力掠夺手段来实现的变革。
原因三
掠夺婚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解体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之时。论者同时指出导致这种婚俗的原因有二:其一,男性成为主要生产劳动力后,妇女的地位下降,为了生存常有溺杀女婴的现象。由此出现的后果是男多女少,两性比例不平衡。其二,女子也是家庭劳动力的一分子、氏族财产的一部分,家长或族长不愿其被分流出去。然而在父系氏族时代,发展族外婚已成为必然趋势,所以抢婚就成了缔结婚姻的方式之一。
现代抢婚的形式,非常具有民俗特色。男女双方经自由恋爱后,征得家长同意,决定成婚后,双方则约定抢婚日期。女方家中提前七日将新娘看管起来,不得出门,不得与外人相见。方法通常是令新娘只着贴身内衣,双手反绑,双脚并捆,锁在自己的卧室之中,平时由特别挑选的四位已婚女子(如:嫂子等)看护,吃饭方便也有专人陪伴。目的是保证新娘的人身安全,以免婚礼节外生枝,也防止新娘监守自盗为男方的抢婚提供方便。
婚礼前一天的准备
女方
装扮新娘
到了婚礼的前一天,新娘略吃早饭后,则开始装扮。
第一步,着衣,先穿民族婚礼服中锦衣、罗裙、红色丝袜(喜庆)绣鞋;
第二步,盘头,再戴上各种钗、环饰品;
第三步,蒙、塞,封根据传统,用红布蒙住新娘双眼(取成功出嫁不需寻路返家之意),再用新娘丝帕包适量花生大枣,把新娘的嘴巴给堵起来,用白色的布填满新娘口中剩余空间,再用一块干净的布从外面封住新娘的嘴巴,既防止新娘将堵嘴物吐出,本身也可以起到封嘴的作用,为男方提供双重保险。不过如今,由于新娘较为配合,为了让新娘舒适些但又要应付长辈的要求,有些时候新郎会在将新娘绑回家的路上掏出新娘口中的花生,大枣,丝巾和白布等塞口物,布条封嘴(如右图)。但后来长辈想出了别的应对方法,就是不用布条封住新娘的嘴巴,而是改用透明胶带(如右下图),这样,新娘既吐不出塞口物,长辈也能看清新娘口中的塞口物是否被取出。(此一取吉祥之意,二来防止新娘在抢婚时喊叫,为男方提供方便,使婚礼过于简单);
控控制新娘
第四步,捆绑,要将新娘捆绑结实(旧理,新娘在被抢时要先行挣扎反抗,再由男方及其助手,将她制服,捆绑停当,抢回家中,但这样一闹,通常会使新娘衣装散乱,容颜不整,有失大雅,所以,由女方家中先行绑好,则省去这一麻烦)。捆绑通常采用洁净的白色细棉绳(取纯洁之意),将新娘双手扭到背后,抹肩拢背,进行五花大绑,并特别用力于背后双腕处捆上几道,防止新娘挣脱,或自解绳索。再将新娘的双腿并拢,将膝盖和脚踝处用力捆紧。接着,再用一绳将脚踝与大腿根部捆在一起,最后将新娘颈部与膝部捆在一起,这样,才算捆绑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