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事情张子涵不知道,不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小学毕业生拿毕业证和通知书的时间了,这几天里,张子涵忙着整理空间,人小做什么都不方便,她把紫参收了一拢,空出来的位置一直不知道该干什么,本来打算跟妈妈要些蔬菜种子试试,但是妈妈说现在不是下菜种的时间,所以家里也没有什么菜种,无奈只能暂时搁置了,早上吃了早饭跟着父亲一起去了学校。
“恭喜啊!张老师,你家涵涵可不得了了,县状元啊!”路上遇到的老师都一脸笑意。
“恭喜了,张老师,啊~~涵涵了不起啊!”
“涵涵,你好厉害啊!恭喜了,张老师。”
终于逃也似的回到父亲的办公室,这些老师热情得太可怕了,张子涵可爱的小脸蛋都快被掐肿了。
“爸爸~这都怎么了?一个个都掐我,我超级无敌可爱的小脸蛋啊!”张子涵故作无知的对父亲抱怨。
“……”张震其实心里并不平静,自己女儿刚刚才六岁,这样的县状元让他不安,他其实害怕这样的经历对女儿成长带来太大的压力,他只是希望女儿可以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长大就好。“涵涵啊!你还小,爸爸希望你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你明白吗?”张震一本正经的看着眼前萌得不得了的女儿,语重心长的说。
“爸爸~”其实张子涵真的很感动,前世爸爸离开的时候才五十二岁,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三十年,却没有真正享受一天女儿福,那个时候的自己一直埋怨父亲太过严厉,甚至一度怀疑父亲并不爱自己,可是如今的我更能清楚的感受到父爱如山,父亲并不是那种把爱挂在嘴边的人,更多的是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自己,原来前世的自己如此的无知。
“好了,不过爸爸也很为涵涵高兴,涵涵考了全县第一名。真是太了不起了。”张震打破沉默。
“爸爸,你会同意我去一中上初中的吧。”张子涵不确定的问。
“这,一中太远了,你还太小,爸爸不放心啊,要不就在这边上吧。”张震知道一中师资力量各方面都比这边好,但是女儿还太小,太远不放心,把女儿放在眼前才好。
“……”这怎么行,这样张子涵还怎么去实现计划了?“爸爸~涵涵长大了,涵涵可以自己去学校的,其实也不是很远啊,也就多走半小时路而已。”她试图说服父亲。
“可是你才六岁。”张震扶额看着眼前女儿透着与年龄不相符的眼神,心里百般不是滋味,不安感越发重。
“爸爸~”张子涵只能憋憋嘴,也知道有些难,看看这副小身板,纠结啊。
回家的时候,妈妈看着女儿的通知书,追上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看着妈妈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的通知书收起来的样子就知道,她有多高兴,何玉莲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没有人知道她这些年因为没有给张家生个男孩,明里暗里受了多少委屈,如今女儿争气,小小年纪就给考了个县状元回来,她心里总算是好受很多。
消息传得很快,院里的平时不太爱串门子的人,都三三两两的上门询问县状元的事,有真心恭喜的,有酸不拉几的羡慕嫉妒恨的,也有纯粹是来看热闹的,总之门庭若市,走了一波又一波,让张子涵不得不被这些大妈阿婆坐掐一下,右掐一下,可怜的她的脸啊……
爸爸妈妈一致不同意张子涵上一中,而张子涵也没有办法说服他们,只能暂时放下争论,安心过暑假,家里爷爷奶奶因为张子涵县状元的原因,也时不时过来坐坐,其实爷爷奶奶和她们都居住在一个院的,不过他们住的却是砖瓦房,粉刷得洁白的墙,之前一直因为分家,加上妈妈生的是女孩,所以对张子涵家也就爱理不搭的,对于张子涵这个孙女也是不冷不热,父亲有五兄妹,大伯张健离家早,据说十二岁就出去了,后来跟着师傅学厨师,再后来说是进了部队,如今在成都军区招待所上班,在成都当地认识了伯母佘梅结婚,家就安在了成都,家里又个妹妹张子睿,比张子涵小一岁,大姑张桂是老师,大姑父李立新在农机局上班,家里条件还算不错的,大姑家有一个儿子李东,比张子涵年长三岁,从小就被爷爷奶奶捧在掌心疼着,父亲排行第三,父亲也是老师,妈妈是地道的农民出身,外公家里条件不好,据说那个时候外公说妈妈嫁到父亲家能吃饱饭,所以妈妈就嫁过来了,第二年就有了张子涵,后面就是二姑张玉了,二姑和二姑夫江和贵都是老师,在一个学校教书,他们家有个妹妹江玉兰小子涵三岁,小姑今年才十六岁,还在上高中,总的来说爷爷家里条件还是算不错的,至少家里的孩子都还是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