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理论终究和实践不一样,但我却觉得刚刚好。
没有经历绿茶白莲一流练出来听话总想着听音,一顿逻辑分析、阅读理解的头脑风暴;
没有经历白切黑病娇的挖坑,也不用斗智斗勇般时刻准备大逃杀里玩命生存的意识紧绷。
迟钝但真挚,因为不是切身体会,所以没有被反复锻造练出的条件反射与实际应用的潜意识。
除了无法复刻用在别人身上外,单纯做科普长见识与自保用足够了。
这大概是最能维持本善不至于染黑又能尽最大努力了解世间多样的两全之策了。
再说真的有什么羁绊了,真情实感的日久情深,不说人心易变,真出什么变故了的话哪是那么好受的?
不过真的终归是真的,虽然脆弱,但真实的人情往来,在共情不高的情况下是无可替代的。
当然,哪怕共情足够高,暖人心的事也只会觉得更暖,更令人贪恋,所以真心更显得贵重。
至于人际关系里的人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如果遇到不识好歹的,较真的话反而会气死。
比如你想宽慰他人,先不说你能否克服这种八字还没一撇先下定论的半谎言,以及自己信不信、愿不愿意搭自己进去帮别人。
只说你以过来人的身份讲从前经历过的与之相同的事以供参考,不考虑这算不算自揭伤疤痛不痛、触景生情伤不伤心,
对方也只需说一句“你没经历过,你不懂,别胡说”便能让你觉得人间不值得。
可能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好的人永远都是最受伤的。
(ps:所以对想学绿茶之流的人说一句自己人才说的话:别学,有的人真的没有心,也有人真的听不懂的,为自己想最好别学;
再以自己人身份对体弱说一句:去学吧,虽说有实力的人谁这么委屈自己,但在自保上这也是没办法里最好的办法;
以自己人身份对大佬说:精人出口,憨人出手,别自卑,上吧,操控人心多酷啊;
为什么劝大佬也学?
一是因为怕大佬莽起直接全弄死了,好死不如赖活着……
二是就算是装好人,时间久了骗人先骗己的大佬或许就真的是好人了呢?
哪怕是还没来得及动手,起码好处到手了不说还能有时间跑路啊!)
唉,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当然,并没有后悔的意思啦,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嘛,都是早该习惯的常态。
再说了,没人永远陪着你,但永远有人陪着你,只要新欢换的快,没有悲伤只有爱~
其实并不太喜欢网络,当初愿意接触,除了是时代所需,还有一个原因是想找人的。
当时分别的时候,通讯对个人而言并不发达,三个无意留方式,两个无法再联系,还有些半生不熟的就不提了。
所以除了对新奇的兴趣外,当时还想着网络这么大,或许还能偶遇呢?
不过好景不长,可能因为本就是三分钟热度的性子吧,不过三年,对网络就开始厌倦了。
倒不是它不好,在发展速度极快、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的更迭确实需要网络获取,这样更方便、更高效,不提人际与工作,就是开个眼界、图个乐呵也是极好的。
只是良莠不齐的信息太多令人应接不暇。
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若单凭喜好的偏安一隅,同质化的过多,机械化的重复也会减少与磨灭原有的信念从而产生迷茫,同时也浪费时间。
不过能念念不忘至今的,不论是沉没成本的不撞南墙不回头,还是当感情上救命稻香般的一条道走到黑,终究还是喜欢的。
为什么不提找人的结果呢?
除了希望未灭之外,其实结局还是没有固定下来的,来日方长,未来可期嘛~
之所以提那么一笔,只是不想造成彼此的心系对方却误以为是单相思的遗憾而已。
分开时,或懵懂不识情滋味,或已早有所料,事后再回想,自是无怨,也不该怨的。
只要各自安好,哪怕咫尺天涯,哪怕见面不识,各中难言之隐,方便就说,不方便就算了,现在的我当然可以更以你为主了。
虽然有记忆的人会更痛苦,但时间会治愈一切的,不用担心我,说不定再过一段时间我也会忘了呢?
至于我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