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洪荒之天帝皇天 > 地府幽冥界

地府幽冥界

们负责守卫鬼门关,在此处拦截带有特异神功的生灵,以防止其劫持黑白无常送下来的灵魂。此外,牛头和马面还领导手下的鬼差协助将这些灵魂护送到阎王殿受审判。

5.鸟嘴、鱼鳃、黄蜂、豹尾

地府中这四位阴司成员担任牲畜类灵魂的管理工作。这些生灵死后所产生的灵魂并不需要接受来自阎王殿的审判,而是直接被拘回来由这四位阴帅负责处理。

无论根据何种标准进行评估,最终灵魂只有两种命运:一是如果无法通过审判,则会被摧毁;二是如若得以免除罪责,那么他们将进入幽冥世界,随后继续轮回或者重新转世投胎。

【地府的五大入口】

no.1鬼门关

这知名度最广的入口,莫过于鬼门关了。鬼门关虽名为关,但实际上却是一座高达千丈,坚不可摧的牌楼,牌楼上面横书苍劲有力的“鬼门关”三个大字,牌楼两边永远有十八个鬼王看守,任何阴灵鬼物都不可能从鬼门关逃出。

此关乃冥界本源所化,作为阴阳两界的入口,天然就有着神奇的力量,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只要手中持有冥界发放的路引,便能唤出鬼门关,进入冥界。神话传说中,地府的阴差勾魂拿魄,便是通过鬼门关往来阴阳。

no.2火烛之路

这是一条只有真爱才能打开的路,是五大入口中最虚无缥缈的入口。传说曾经有两个鬼差,一个叫彼,一个叫岸,上天规定他们不能在一起,但他们却违背了天意,爱上了对方,因此被上天惩罚,化作了花叶永不见的彼岸花。

从此,冥界黄泉边上便有了彼岸花,此花开之时灿如火烛,可以照亮整个冥界,会形成火烛之路。此路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有横跨阴阳之能,唯有真心相爱者,才能踏上此路,借此进入黄泉彼岸,免受轮回之苦

no.3神桃树下

鬼门关也好,火烛之路也罢,都非固定的入口,想通过它们进入冥界更多还是得靠运气,所以绝大部分想前往冥界的人都会从其他几个入口进入。这其中最容易进入的便是度朔山神桃木下的入口。

《山海经》中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这里说的万鬼出入之地,便是冥界,而鬼门便是进入冥界的入口。

no.4幽都山

幽都山,神话传说中的奇山,位于北海之内,高耸入云,非有缘者不可见。传说它也有沟通阴阳的力量,可随时遁入冥界。最早关于它的记载,出自《山海经》:“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中的黑水指的便是黄泉。

在《淮南子》一书中,也有补注到:“阴气所聚,故曰幽都”。总的意思便是,幽都山连接着阴阳两界,就连黄泉都从其间流淌而过。

no.5酆都城

民间传说中,冥界的入口其实是在酆都城,凡生灵死后,想前往冥界都必须从酆都城求得路引,才能步入冥界。在道家的记载中,冥界至高无上的主宰便是酆都大帝,而这酆都城便是他的居所,所以酆都城在冥界的地位及位置都极其特殊。

它是酆都大帝以无上法力开辟出来的阴阳交汇之所,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会与阳间重合,所以在民间故事中,常有人不小心走入冥界的传说。人类生存的空间分为天(阳)、地(阴);人分男(阳)、女(阴);时分昼(阳)、夜(阴);天分日(阳)、月(阴);在中国有三界之说,就是天庭、人间、地府;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每个人有三魂七魄,至少在周朝以前,人们就认为人分魂魄,作为阳气的魂和作为阴形的魄结合形成人,人死以后,神魂灵气归于天,精魄形骸归于地,以魂气形魄来解释人前世、现世和来世的演化,并将精灵世界分为三界:地上的人间,天上神灵的天庭,地下精魄的地府。黄泉可能是中国宗教信仰中最早出现的阴间地府的概念。后来,汉代佛教传入后带来了系统的地狱体系,即十八层地狱,后来被道教所沿用。地府的概念大于地狱,阴间的概念又大于地府。阴间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间,因而不局限于地府,甚或可能和地上人间在空间上重合而人无法感知;地狱特指囚禁和惩罚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说是阴间地府的监狱和刑场;而一般人死后在地府仍可能含笑九泉,像在人间生活一样,有大功德?之人死后甚至成仙成神。阎王(阎罗王)或分立的十殿阎罗、地藏菩萨、后土神(后土皇地祇)、泰山神天齐王(东岳大帝)、酆都大帝、城隍等是掌管人生死的神。所以有道是:莫言不报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