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此时在厨房中的忙碌似乎已经接近尾声,只剩下一些收尾的工作。
陈屿一边看着他的身影,一边面带回忆地跟邹郁讲起了从前。
“当时周叔刚离开大连,我又忙着处理后续的一系列事情,也没工夫照看他。
本来想着给他找个保姆,又怕来的人心思不正再害了他,因此挑挑拣拣一阵,时间就这么被耽搁了。
当时市面上的餐馆虽然不少,但我又不敢让他经常抛头露面地呆在外面,毕竟他之前就有过差点被拐卖了的经历。
再后来,他就自己学着做饭。
那个时候他才十三岁,踮起脚才勉强够得到灶台,油盐酱醋都分不清…
然后一转眼,他就突然长这么大了。”
“好了,都过去的事说他干什么。”陈希端出最后一盘菜。
邹郁内心有点羞赧,在这方面她还不如陈希。
“开饭。”陈希举着筷子冲着邹郁和陈屿喊道。
陈屿闻言,很自然地走到冰箱前面去拿喝的,而邹郁也主动去厨房里拿出几人要用的碗筷。
“你们喝什么?”陈屿看着冰箱里各色的饮料和酒水有些头疼。
“给我拿一罐啤酒,要靠近里面的,凉一点的。”说完这句话,陈希不知怎么就想起了邹郁那次醉酒时的样子,又忙加了一句,“给她拿果汁。”
待到一切准备妥当,时间已过了中午。
三人坐在饭桌前,看着眼前丰盛的饭菜。
“你真厉害。”邹郁看着陈希由衷地赞叹道。
对于她来说,以往每顿饭都是简单的蔬菜沙拉或者是随手可得的三明治。
陈希有点得意。
“别傻愣着了,吃饭。”陈屿给两人一人夹了一筷子的菜。
陈希也连忙帮邹郁拉开手边的饮料。
陈屿看着自家弟弟的样子,眼里闪过一丝若有所悟的神情。
“你自己一个人这些年都在伦敦做些什么?”
中国人向来习惯在过年的饭桌上问东问西,这一点连陈屿都不能免俗。
“和朋友一起合开了家瓷器店。”
“生意怎么样?”陈屿用公筷给她夹了些菜。
“平时就是勉强温饱吧,偶尔有大单会好一点。”
邹郁嘴里的大单自然不是指那种很多件普通瓷器的单子,而是指那些稀有的,普通人难以觅得的珍品。
“那现在你在这边,店铺那里是不是就停业了?”陈希插嘴道。
“我朋友还在那边看着店,所以还是正常经营,只不过在有些方面她不是很精通,所以对生意多少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你那家店开在哪里啊?我过一阵要去伦敦正巧去看看。”
陈希听到这话,吃饭的筷子顿了一下。
“是跟美国那边公司的合作谈的不顺利吗?”
“那倒也不是,只不过是想趁着这个机会看哪家公司出价高一点。”
陈屿口中的两家公司,一家总部位于伦敦,一家总部位于纽约,每年营收都超千亿,在全球的医药行业中,都处于霸主地位,其影响力甚至已经远远超越了他们所在的领域。
明珠生物虽然在国内的发展势头很猛,可是与这两家比起来无异于小巫见大巫。
因此,陈屿也将这次合作看的十分重要。
而眼下他却当着邹郁的毫不避讳的说出了其中的相关细节,自然是因为把邹郁看作了一家人。
“对了,你们说的那个马尔斯我也找人调查过他了。”
邹郁和陈希听到这话,对视了一眼,手上的动作齐齐一顿。
“吃饭,别愣着。”陈屿倒是没理会他们俩人的一样。
“我找了个很有名的私家侦探,这几天把他的全部信息都挖了一遍,其中大部份的信息都平平无奇。
平凡的出生,平凡的长大…在他前三十八年的人生中,并没有什么与其他普通人不同的经历。
只不过在2001年的时候,他却消失了一阵,然后就像小说中的基督山伯爵一样,带回了大量的财富。
没人知道他的这笔财富从何而来。”
“会不会是贩卖假古董得来的?”邹郁想起了马尔斯的那一墙假货。
陈屿摇了摇头,又缓缓地开口道:“他贩卖假古董都是开了酒馆之后的事情了,所以他开酒馆用的那笔钱与他卖假货应当关系不大。
那名私家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