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开刚刚走到村口,就见阿狗气喘吁吁的迎了上来说道:“全开,你去哪里了。张院长正找你呢,走! 我们回去了”
说罢,两人回到了希望之家孤儿院。这时,张大宝也迎了上来。
她的头上增添了几许银发,六年的悠悠岁月已如同手中紧抓的沙子,无声无息的流失着。抓不住,摸不着,但又不知不觉的流失着。
“院长………你老了 ”全开说道。
“啥! 你这瓜娃子说啥呢,赶紧给我进去、今天吃馄炖、管饱……” 说着,张大宝推着全开到了食堂。
食堂里张冰冰,忙着包馄炖皮、阿宝在里面吃着馄炖。
至于还有一个孩子阿根,从小体弱多病在一年前去世了。
见门口全开等人走了进来,张冰冰也是忙道了一声:“ 院长、全开、快过来吃馄饨了,这里已经盛好了几碗”
“开娃子、狗娃子快去吃,我去再包几只馄炖”
说着,张大宝就去帮张冰冰,一起包了起来。
全开也没客气,回了一句:“ 谢谢院长,谢谢冰冰姐” 便开始吃了起来。
…………转眼间,假期快结束了。
全开、张冰冰、张二牛、王刚等人,就要前往下川市就读中学了。
好在华夏政策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免去了许多学费。
再加上政府补贴的经费,村里还赚了一点点。
这次多亏了,井德小学的班主任赵本善。他帮忙写了推荐信,免去了市里上学需要居住证的烦恼。这样一来,直接申请学生宿舍即可。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希望之家孤儿院外的路边。
一片绿油油的植物上,一颗颗小露珠,晶莹透亮。像一颗颗璀璨的小珍珠,撒在那翠绿的叶子上。
叶片轻轻地摇摆着,几颗小露珠落了下来。全开几人站在,孤儿院门口。
回头望了一眼院内张大宝几人,便踏上了路途。这次只有王德贵送行,老村长腿脚不便没有来。
全开前几天也去看望过老村长,看症状应该是帕金森综合症。
这次由于路途有些远,先是到了井德镇,转了几次汽车才到了下川市。
下川市有3所中学,根据地理位置划分而取名。全开他们报的是,位于下川市西城区的中学。
当地取名为西城中学、其他两所是位于东城区的,东方中学、新城中学。
经过一天的忙碌,全开几人顺利的进入了西城中学。
王德贵在简单嘱咐几句后,便离开了学校。
学生宿舍楼内,全开、王刚被分在了208寝室。
同寝室还有两人,据全开了解到一个叫鲁蛋、一个叫沐堂三。
全开还了解到西城中学晚上,是不提供饭菜的。出入学校使用门禁卡,晚饭自行解决。晚上22点前必须回宿舍,22点准时熄灯。
傍晚时分,全开对着寝室的众人说道:“你们要不要,一起出去吃点饭? ”
王刚首先举手表示同意,然后鲁蛋、沐堂三也同意了这个建议。
王德贵临走前,给了全开几个人一点生活费。
日常的吃饭费用,倒是勉强够。随后,几人便出了学校门口,来到了一家名为沙县小吃店。
里面各种简易饭菜,比较适合当代消费水平。一顿下来,每人在13块左右。
吃饭的时候,大家也各自述说了下,名字和家庭背景什么的。
当全开、王刚说道自己,来自井德镇的一个山村。鲁蛋微微惊讶了一下,也没什么夸大的表现。一旁只顾吃饭的沐堂三,更是表现的很平静。
接下来,鲁蛋也介绍起了自己。据鲁蛋述说,他先祖是历史上,著名的鲁班大师。
家族也一直传承着,木匠的理念和产业。老爸鲁大郎死的早,只留下老妈潘美美照顾自己。
到了他这代,对于木匠不是很感兴趣。全开也是一阵惊讶,他记得在小学语文中有提到过这位名人。
接下来,沐堂三也介绍了起来。据他述说,他家在北城区开了一家铁铺,他老爸是个铁匠。
全开、鲁蛋也是微微点头道,吃完饭,几人便回了宿舍。
次日清晨,全开所在的208寝室的人,全都被分到七年八班。
第一天只是班主任简单的介绍,各科目老师配发书籍。
大致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