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北的叔叔丁兆南是航海世家。
他原先在香港专门从事远洋海运,后来香港沦陷后,他又返回了大连。
哪曾想,原来的海员都是从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招来的,受不了东北寒冷的气候,纷纷跑掉了。
这一来,整个船队生意凋敝,连每天泊港的停船费都成了问题。
现在两艘万吨货轮每天停泊在旅顺港码头,日本人对此虎视眈眈。
丁兆南怕的就是船被日寇征用,因为一旦被征用,他就成了帮助日本人屠杀自己同胞的帮凶。
当听到侄子丁小北说有一百多号人现在正在找工作,而且年龄都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他非常高兴。
不过转念一想,侄子从哪儿认识这么多人,可靠不可靠。
丁小北如实向叔叔禀报了实情,说他们是被日寇关押的囚犯,刚从监狱中解救出来。。
丁兆南一听心生怜悯,他决定亲自面试一下。
余则成知道这个消后,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他觉的人只要到了海上,就绝对比在陆地上安全。
他约丁小北叫他叔叔来面试,并提前给特工们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
船长和大副都是本地人,是丁兆南的心腹,他们听说老板找到了船员,非常高兴,决定陪丁兆南亲自参与面试。
一百多号特工听说余则成为他们找到了临时工作,心里都非常兴奋。
因为这一百多号人整天猫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也确实很危险。
丁兆南年近六十,他父亲是大连远洋海运的鼻祖。
他本人非常爱国,从香港回来后一直跑战火还没烧到的非洲好望角。
丁兆南非常关心时局,他最近从收音机中听出了不少战况的端倪。
由于日寇在占领东南亚后野心变的很大,大有扩大战争规模的野心。
面试安排在丁兆南两艘船的其中一艘“大华”号上。”
很多人从未见过如此大的巨轮,心想,这得装多少吨贷呀!
余则成命令大家站成一排,特工们毕竟接受过专业训练,往甲板上一站,颇具军人风范。
余则成命令郭成海也站进去,郭成海一听就炸了。
“凭什么呀,我是来帮助你解救他们的,现在任务完成了,我该回去了!”
余则成冷冷道,“你暂时回不去了,”他转身看着丁小北道“给他看一下上峰新的指令!”
丁小北从兜里掏出一封电报稿纸递给了郭成海。
郭成海接过一看傻了,这是一封戴老板亲自签发的电报。
电报上明确指示,天津站被解救特工人员由郭成海带队,直至新的天津站恢复正常运行。
郭成海甭说多憋气了,他极不情愿地站进了队伍。
他心里暗自猜想,一定是余则成暗中向戴老板打了我的小报告,这事毛人凤一定不知道。
庸者廉魄,智者读心。
余则成现在对郭成海都看到了骨髓里,但他不想当着众兄弟过于让他下不了台。
余则成冷冷的盯着郭成海,瞬间郭成海有种目眩的感觉。
余则成对着队伍喊了一声,“谁是行动队长?站出来!”
只见一个身体健壮的、大约二十六七岁特工站了出来道,“报告余长官,本人是天津站行动队长马峰!”
此人与其兄长是同行,他哥哥马奎在上海站当差。
余则成眄了一眼满脸写着不服的郭成海,又给马峰递了个眼色道。
“郭成海中校是这次戴老板任命的暂时带队,你负责协助他的工作,如果有谁不服,你替我就地收拾他!”
马峰立刻就明白了余则成的言外之意,他朗声道,“余长官放心,收拾不服是我的强项!”
说完瞄一眼郭成海所站的方向。
郭成海立马觉得裆下一紧。
余则成又训示道,“希望大家在船上这段时间,暂时忘却自己原有的身份,不然的话会惹火烧身!”
他转身对丁小北道,“请你叔叔出来面试吧!”
“好的”!丁小北向船长室跑去。
丁兆南刚才和船长大副在船长室里,用电台和非洲那边已经联系好,从大连港装两万吨罐头食品去埃及。
然后再从埃及装面粉去开普敦。
一个来回差不多两个多月。
听到侄子来叫,他和船长大副马上走上甲板,检阅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