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来到双河城外,进驻到各自的营垒中。
常殊的马车也在一个岔路口与一路同行的魏军分道扬镳。压着深深车辙的官道,来到城外的一处驿站旁。
北齐镇南王派来的使者已经在此处等候多时,见常殊的马车驶来,忙跪拜行礼。
薛玖骑着马,端坐在马背上,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看得北齐人心生厌恶。
马车停住,常殊款款的下了车,让北齐使臣起身。
北齐使臣起身说道,“公主受苦了。”
“无碍。”常殊说道。
然后她转身对高坐马上的薛玖说道,“这些日子多谢侯爷关照了。”
“好说。”薛玖回答道。
常殊说,“再见面就又是敌人了,在这之前,还望侯爷多多保重。”
薛玖道,“敌人也是另一种挚友,别样的知己。再见时,希望郡主不要再让薛玖找出你太多的错误。”
常殊笑道,“无妨,两千头猪而已。”
薛玖皱皱眉道,“那要不别走了?捉又放的多麻烦。”
“哦?”常殊问道,“你在留我?”
薛玖笑道,“郡主别当真,客气下而已。你看我这粗茶淡饭的,可养不起您这尊贵的郡主。”
常殊说道,“也是,看你们魏军的穷酸样,一个个骨瘦如柴的。还是等我擒了你,我养你吧。”
薛玖爽朗的笑了起来,“好!这战书我接了,咱们沙场上见。”
说完,拱手作别,策马而去。
常殊看着薛玖英姿勃发的背影,暗下决心,“下次,我定要把你擒回阴平镇南王府。”
忽而她又暗暗一笑,“然后把你也圈禁在我的院子里。”
过了一会儿,身后的北齐使臣说道,“郡主,要不咱们也动身启程吧?大王盼着郡主早归呢。”
常殊利落的上了马车,命令道,“启程。”
这一行人再次向北而去。
日月星替又几日,常殊的马车终于驶入了镇南王行辕。
她沐浴更衣,换上一身华贵的衣裙,在众多侍女的簇拥下,来到了镇南王的书房外。
侍卫忙进去通禀,“王爷,郡主求见。”
常耀之放下手中的文书,说道,“让她进来。”
说完站起身来,走到案前。
门外,常殊仪态万方的走了进来,单膝跪地,手福在身侧,说道,“女儿给父亲请安了,父王身体安康。”
常耀之笑道,“快起来吧。”
常殊起身,常耀之端详着,问道,“那个薛玖可曾为难你了?”
常殊摇头道,“不曾有过。”
常耀之道,“殊儿放心,这个仇,来年父王一定替你报了。”
“谢父王。”常殊施礼说道。
“瘦了。”常耀之心疼的说道,“今年你哪也别去了,就留在父王身边吧。”
“是。”常殊应声道,“可是孩儿还请父王责罚,父王交代的差事,女儿没办好。还惹出这么多乱子来。”
常耀之安危道,“你不要多想,你的差事做得很好,是手下人不中用,怪不到你身上。”
常殊还想往自己身上揽责,保护下手底下的人。可常耀之抬手制止了她。
常耀之说道,“这些天你受苦了,先回去好好休息吧。改日我们父女再坐下来长聊。”
常殊谢恩后,便退了出去。
女儿回到身边,常耀之也觉得心中放松许多,坐在书案前,精神又抖擞起来,拿起文书一本接一本的批示着。
常殊刚退出书房没走几步,就听身后有人叫她。
她回头看去,却是北齐的青俊,少年将军谷青杰,也是自己的仰慕者之一。
从前,常殊觉得他还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择偶对象。今日再见,却觉得往日的光华不见了,整个人变得索然无味。
“郡主,您终于回来了。”谷青杰说道,“不知道,一路上是否顺利?”
常殊道,“还好。不知道将军叫住我可有何事?”
谷青杰道,“见到郡主归来,甚是高兴,在下想为郡主接风洗尘。不知道郡主是否愿意赏脸?”
常殊说,“我刚回来,身体劳累,改日吧。”
说完就直接离去了。
谷青杰在身后恭送,并说道,“郡主慢走,改日我再把请帖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