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鹿茸炖雪蛤是你亲手做的?”毕赜问端妃毛丽姬。
“正是,陛下可还喜欢。”端妃问毕赜。
“很合朕的口味。”毕赜说道。
听到毕赜的这个评价,端妃高兴得合不拢嘴。
“臣妾祖上就是三川人,因躲避战火才迁居到了滨川,所以臣妾才会做这道鹿茸雪蛤,这是我们毛家祖传的手艺,臣妾做得不好,但陛下肯哄我,我还是开心的不得了。”端妃说。
“朕没骗你,味道确实鲜香可口。”毕赜说道。
“真的?那臣妾一定会再努力的。”端妃激动的说,“臣妾知道今天陛下大喜,群臣上贺表,万民称颂。威加四海,八方臣服。臣妾也想为陛下庆祝,不知如何是好,才做了这道老家的家乡菜,讨陛下欢心。”
“爱妃有心了。”毕赜说,“爱妃老家在三川何处?”
端妃道,“臣妾老家是盛川双河郡的。”
毕赜点点头,“双河郡是个好地方,两河相汇,漕运中转之地,一定很繁华吧?”
端妃道,“听祖上说双河郡城是遍地黄金,粮食多得仓廪都装不下,布匹多得裁缝都直不起腰。酒肆茶楼是一家挨一家,戏楼舞场是一座又一座。”
毕赜闻言不觉好笑,“那是双河城啊?还是舞梁城啊?多半是你家人思乡,过于美化了吧?”
“兴许是吧?”端妃突然情绪失落下来,“再好又能怎样?逃难的时候都被齐人霸占去了,如今莫说祖屋了,怕是祖坟也不在了。”
毕赜拍了拍端妃的手,说道,“爱妃莫愁,在与不在,去看看便知。即便不在,再修便是。只是这西北山高路远的,你家里人可愿意去?”
端妃望着毕赜问,“陛下此言可当得真?”
“朕说话什么时候能不当真了?”毕赜反问道。
端妃又雀跃了起来,“家父从小就盼着我家二弟长大后,能去双河城寻根。本以为也就是走走看看,不成想陛下英名神武,建不世伟业,重得三川。如果陛下肯让我家二弟再回双河城,继承祖业,侍奉祖宗。那便是对臣妾最大的恩赏。”
毕赜听后大笑,“这有何难?双河即是故土,自然也该归根。现在总领三川政务的是秦福,你让毛忮去西北找秦福,传朕口谕,把双河城原毛家的田地祖产归还毛家便是。”
端妃问,“这也是百年前的事了,也不知道秦福能不能查得准?”
毕赜说,“秦福若是查不准,怕这大魏也没几个人能查得准了。”
“谢陛下。”端妃说着,把头靠在了毕赜的胸上,“若是三川没那么远就好了,兴许某日臣妾也能陪着陛下去游玩一圈,看一看故乡的样子。”
一句话说动了毕赜的心扉,是啊!朕贵为天子,统御四方,哪里去不得?干嘛非要困在这舞梁城里?
况且三川新归,朕正好有个安抚三川,犒劳将士名义出去巡游一番!
毕赜越想越激动,他的心里都已经开始预演如何对付朝中的反对声了。
“哈哈哈……”毕赜的突然的大笑把端妃吓了一跳,她不解的看着毕赜。
毕赜托着端妃的下巴说道,“兴许,兴许啊,爱妃。”
“陛下?”端妃不知道毕赜再说什么?
只听毕赜再次开口,“爱妃,今夜朕就不走了,你准备侍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