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铮沉重的说出了这两个词:理想与无私。
然后他便开始解释:
“凌望,首先我还是要回到方才说的那群人中,他们绝对不坏,他们不会主动去害别人,但他们的行为,对整个社会的风气来讲,却是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比如说,坏人虽坏,但因为有坏人的存在,才会有好人,才会有英雄站出身来去保护弱者、去与坏人抗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民族到了最危难的关头,才会涌现出那么多民族英雄。”
“相反,在现当代的环境下,诸如霉帝等坏人还未开始作妖,我们大众绝大多数都认为我们是在一个好和平好和平的社会里,至于那些战争、那些大事件都是和我们无关的。”
“这样的社会环境,犹如温水一般,滋润了这部分只想过好自己生活的人。他们越来越多,就带动了社会的一种潮流、带坏了一种社会潮风气。”
“即:你说你未来想要挣大钱,他们会嗤之以鼻。”
“你说你未来想要做一件为国为民的大事,他们亦会取笑,笑你一个小人物何必去操心那些大人物的事呢?”
“所以到了最后,你只能说你未来想要安安稳稳,过平平淡淡的小日子,那时,他们才会一齐附和说道,他们也是!”
孟国铮说到这里,就紧紧的盯着凌望,想要知道凌望是什么人。
可凌望却是反驳道:
“从古自今,不都是如此吗?比如说,陈胜留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时候……所以你不需要将矛头对准他们吧,他们一不害人,二只想过好自己的好日子,这不就很好吗?而那些大人物是可以承受他们的取笑,然后越挫越勇,这么说,他们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孟国铮见凌望如此之说,自如的笑道:
“的确,但是那是古代,那时的社会与现在完全不同。那时交通不便,那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便。不像现在,明星、新闻、舆论对大众的影响太巨大了,即使有人能够挺过他们的冷眼与嘲笑,但这类人是越来越稀少了。”
“须知,我们的负重前行所负的重是非常重的,不能只靠那一两个人,而是应该挖掘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去分担其重。”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部分人的增长趋势,这是未雨绸缪,希望你能明白。”
凌望肯定孟国铮说的,但还是存疑。
孟国铮继续道:
“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人人都为自己,虽不害人,但其实是祸害后人。这样的一种及时行乐的风气愈演愈烈,但相关的文化教育措施却依旧在唯分数论,只教人考试、不教人做人。此消彼长,若干年后,你会发现,人人都在为自己、为小家、而国家大事都任由那些大人物去做,那些大人物是谁呢?那便是那些坏人。如此下去,一个国家又如何富强呢?”
凌望听到这里,明白孟国铮的良苦用心,知道他的意思,一句话来说就是:要教育更多的人为国为民。
孟国铮道:
“所以现在我来给你分析这部分人,这部分【只为自己小日子】的人。他们的缺点就在两个,一,失去了理想;二,不再无私。”
“只为了小日子,那就是失去了大理想;只为了自己,那就是变得自私。”
“最后,社会精神研究组的目的,不是为了将他们都变为理想无私的人,而只是争取他们其中的一小部分,让他们重获理想,心怀他人。”
“所以,研究小组的目的,就是使一部分人拥有理想与无私,从而改变社会风气、改变民族面貌、增强国家在精神层面的储备力量!”
“你懂了吗?”
孟国铮终于说完,凌望也听着稀里糊涂,但至少最后几句话,他是听明白的,于是回道:
“懂了。”
“懂了,那你就说说我刚才说了些什么?”
凌望又给了个白眼,然后才回道:
“您老说的是【人呐,要有理想,要无私一点】,这样国家民族才会有力量和希望!我说的对不对啊?”
孟国铮点点头,说道:
“很对,所以我们现在确定了改变的目标人群,以及分析了他们缺少的两种品质,以及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两种品质,所以接下来,我们的研究课题就是【怎么做?】”
“即如何使【只为自己小日子】的人,变成拥有【理想和无私】的人!”
凌望听到这里,他头都大了,他可是宁愿学习、宁愿赚钱,都不想再搞这个如此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