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庾信,你提供的情报,我大唐远征军的诸位将军们会考虑清楚的。记住,现在你的任务是看管战俘,不容有失。你先下去吧。”玄色衬衣女孩面无表情地吩咐道。
在场的唐军将领们的不悦甚至愤慨的脸色,都被李安乐看在眼里,不过李安乐并不急于发表意见,而是先吩咐金庾信先去战俘营负责管理战俘。
“遵命,元帅阁下!哦不,是长公主殿下!”金庾信也不敢多说什么,赶紧溜出帅帐。他也是有点怕了,在场的诸位唐军将军们的浓烈的杀气让他有点不适。
李安乐冷眼目送金庾信这个新罗人离开帅帐后,起身说道:“伙计们边走边聊吧。”
然后在一众将领的陪同下,李安乐来到了正在被唐军官兵打扫战场的地方。
其实这种地方也没什么好视察的,遍地狼藉的隐隐散发着血腥和尸臭味,而唯有的能算壮观的,大概是几个巨大的万尸坑或者那正在堆砌的若干个京观了。
尽管李安乐或许能忍受尸横遍野的景象,可以忍受碎块化尸骸的血腥画面,但是看到一大堆人头被堆摆成一个金字塔状的东西时,依然感到不适,不禁皱起了眉头。
深深凝望着这片快要打扫完成的战场,李安乐感觉有点头皮发麻,不禁感慨曰:“哎,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战争啊,野蛮属性还是太根深蒂固了。”
在场的众将领也没一个不是人精,一个个都适时地对大唐军队的战斗力与胜利成果大吹特吹,顺便都把李安乐的能力夸上天了。
当众人聊到平壤城军力空虚,高句丽王国的覆灭结局必然大大提前的现状时,李安乐这个凶狠萝莉的娇嫩可爱的面容扬起了自豪的微笑。
她举起那把象征着极高权柄的黄铜锏,无比自信地说道:“接下来就是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时间了,一鼓作气拿下平壤城,彻底终结高句丽的历史。”
众将纷纷点头称是。
随即,李安乐对身边的将军们问道:“关于倭人的问题,诸位怎么看?”
苏定方率先站出来回答:“殿下,倭国酋长竟然自称天皇,此举确实太过于僭越了。天皇是先帝的尊号啊!”
嗯,李治同志还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加了个天皇大帝的称号。
刘仁轨的脸上同样也写满了激愤的神情。这位看上去很老练稳重的刚刚六旬的老头子,顿时有点像是愤怒的青年,话语间充满了火药味:“哼,此等蕞尔小国甚是龌龊,要是将来大唐能腾出精力,到那时再收拾收拾倭国,那也算正好了。不过眼下也得收拾完高句丽的残局然后再狠狠教训倭国的来犯之师。”他的语气虽然充满火药味,但毕竟是当上宰相级长官的大佬人物,愤怒之中也不失一些冷静的判断。
除了李安乐以外,在场的大伙们都点头称是,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的,一致表示认为倭人欠抽欠收拾。
黑齿常之也建议道:“鉴于我军实际表现出的战斗力远超预期,我提议,可以派一支军团去支援新罗王国,顺便检验一下倭人的实际战力,日后要对倭国用兵时,那时候也不至于不了解倭军的底细。其余四个军团再加上水师部队和第四禁卫旅的力量,拿下平壤城绰绰有余!”
“好啊,咱现在巴不得现在就去教训教训倭人,殿下,大总管,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第七军团吧!”萧嗣业马上站了出来主动请缨。
然而,李安乐则继续保持沉默。
这大伙们一看,诶,身为在场的最高领导者的长公主殿下还一言不发呢,于是就渐渐安静下来。
见这帮老伙计们都安静下来了,李安乐随意地搓弄着悬垂的一缕发髻,眨了眨眼,悠悠然谈道:“这么急着找倭人的麻烦,又是何必呢?我军其实并没有义务去减轻新罗王国的损失嘛。琢磨一下吧,待我军直捣平壤擒获贼首之后,新罗与倭国之间也该差不多两败俱伤了吧。到时候呢,收拾上岸的倭军更容易些。收拾掉泉盖苏文后我就要先回家嘞。至于那时候如何清理高句丽旧地的扶余人势力,苏定方、刘仁轨,你们俩老伙计和李绩他们商量着看着办吧。”
说到这里,李安乐随即登上自己的宝贝坐骑,又补充了一嘴:“我们先把既定的任务完成好再说别的,至于如何收拾倭国,等到高句丽之战结束后,诸位将军可以在朝堂上给我家皇帝老弟建言献策。有些事情啊,让我拿主意可真是一点也不合适。”
是的,虽然唐军的战斗力已经远超预期,但是吧,这并不意味着大唐军队可以盲目地扩大战争目标和行动规模,毕竟,战争不光要考虑到“军队能不能有效地歼灭敌人”这个问题,还得考虑到国内的后勤压力,以及考虑到财政负担等客观条件。更何况,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