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中医:我直播看个病,你们慌什么 > 第两百八十二章 回阳救逆!

第两百八十二章 回阳救逆!

脑血栓属于中风的范畴;其形成主要与虚、火、风、痰、气、血六种病理因素有关。

虚;指阴虚和气虚。

主要以肝肾阴虚为主。

火以肝火、心火为主。

风则是肝风和外风;痰为风痰和湿痰;气是气郁和气逆;血是血虚和瘀血。

临床表现以突然昏仆,口角或口舌歪斜,偏侧肢体瘫痪,突发性眩晕,言语不利等症状。

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又分为中脏腑和中经络两种。

中脏腑依据不同主证和间质证分为痰热蒙窍,痰湿蒙窍,元气败脱三个证型。

中经络临床分风痰阻络,风火上扰、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及肝肾亏虚五个证型。

许老爷子舌质暗淡,苔薄白腻,脉象细涩。

脉象细涩,指的是往来涩滞而没有滑润感,脉搏起伏比较徐缓,指下如轻刀刮竹的状态,艰涩不畅。

而面相上看。

他口中舌头歪斜,面色淡白。

气短乏力,呼吸微弱且散乱。

再加上肢体软弱,手足肿胀。

可断定为气虚血瘀型脑血栓。

这种病属于严重的脑部疾病,发病极为迅速。

如果不得及时治疗,将能引发各种后遗症,病情严重者会造成患者死亡。

屋子这名醉醺醺的中年人来得还算及时。

但也只是以刺激膻中穴的手法,勉强吊住老爷子最后一口气。

等于是尽人事听天命的阶段。

“不懂得治就让开!”中年人在叶轩行动的同一时间,将手攀到叶轩的肩膀上。

与此同时。

叶轩手中的伏羲针,定定没入老爷子后脑的哑门穴。

哑门是督脉的重要穴位;具有散风息风,开窍醒神的功效。

它也是回阳九针中的第一针: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

万物皆有阴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

阳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要素。

阳气充足,会使人体感到温暖;阳气推动气血流转全身,抵御邪气保护人体不受病邪侵害。

阳气受损或者不足,甚至外脱于机体,那么人体之气就会失衡。

许老爷子突发急症。

人体的阳气迅速流失。

就算有中年人施术吊住最后一口生机,也稳不住已然失衡的人体之气。

阳气仍在流失。

只不过在针刺之下减缓了些速度。

叶轩拔下老爷子心口的银针,主要目的是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四季有轮回。

人生有生死。

生命是一个过程。

而这个过程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逆的。

中年人针刺膻中穴为老爷子续命,其意图则是打破这个规律。

用意是好的。

但终究回天乏术。

仅能勉强保住了性命。

银针一旦离体,老爷子的生命就会迅速消亡。

而当其人体之气还剩最后一道之刻,就是回阳九针施术之时!

叶轩以极快的手法,将回阳九针一一落在口诀中的九处穴位。

这九处穴位涉及了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任脉、督脉、手阳明经和手厥阴经。

督脉是一身阳气之海,鼓舞阳气的同时,开窍醒神。

劳宫穴开通心志,三阴交、涌泉、太溪可补肝脾肾,涌泉醒神。

中脘属于“腑会”之处;而足三里通脏腑。

针刺这两个穴位,可以极大程度调动脏腑之气。

合谷多气多血,针刺可激发经脉的气血;而环跳近髀关,通少阳、太阳,针刺可以调动阳气。

九穴相互配合。

以九道外部之气携最后一道人体之气,引发并调动体内的脏腑之气,培补脏腑,联通经络和脏腑,共同发挥回阳的功效。

手按在叶轩肩膀上的中年人,双眼圆睁。

叶轩方才下针的手法以及速度,令他大开眼界。

一旁沉默不语的华明,老眼中投出精光,紧紧盯着床上老者的面庞。

一张毫无生机的形神枯槁的沧桑面庞,在九针齐下之时,赫然重焕起一丝生气。

他的认知刹时间受到极大的冲击。

“你…你用的是回阳九针?!”中年人手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