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舒简单地说了一下庄子上的情况。
“种黄蒜苗?”顾云湛不可思议地问,在他的记忆里,妹妹可没有这个本事。
“是,我小时候去外祖父家,看家里的嬷嬷做过,但也记不大清了,庄子里都是庄稼人,种地比我经验多,在周管事和几个老婆婆的帮助下,没想到收成还不错。
这样庄子里的佃户有了收入,咱们家也能赚些银子。虽然做的是小本买卖,但收益还可以。”
顾云舒一口气说完。
顾云湛低头看了一眼银票,这么多?他又是一惊。
“哥,以后每个月我会结一次账,账本和收入都会带回来。
“没有人查账,你留着就行,收入的三成是你的,做你的嫁妆,嫁妆多了以后才有底气,这个你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拒绝的。”顾云湛说的斩钉截铁,口气强硬了很多。
顾云舒心里熨帖,哥哥终于把自己当成了一家之主,有了一家之主的做派。
“哥哥就是我的底气,我听哥哥的。”顾云舒说道。
顾云湛站起来,走到书柜旁,从一摞书里翻出一张银票说道:“这个你拿着做生意!我帮不上什么忙,都辛苦你了,遇到难事要回来告诉我,我们兄妹一起承担。”
顾云舒点头,接过来银票,100两。
“哥,你哪来的这么多钱?”顾云舒问道。
“有翰林院给的补助,也有我给人抄书挣,总之都是我自己的钱,你拿着吧 !“顾云湛说。
“那你就入股吧,等着明年分红!”顾云舒笑道。
顾云湛不懂什么粉红还是紫红,把钱给妹妹拿着他心里踏实。
“生意场上尔虞我诈,舒儿多留心!”顾云湛说着又是一阵愧疚。
顾云舒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说道:“哥,你是顾家长子,我是顾家长女,你为了光耀门楣努力读书,我为了顾家人努力赚钱,我们都是为了顾家。家在,我们的根就在,你不用觉得亏欠我。”
顾云舒痛痛快快地说出了自己一直想说的话,她不想让哥哥终日被愧疚缠身,那样活着太累。
她要哥哥没有心理负担的轻装上阵。
他们兄妹谁都不欠谁什么。
顾云湛不是腐朽的学究,听妹妹这么一说,心里好像一下子通透了,眉眼间的阴霾消散了很多。
她看着哥哥俊美的脸,又想起了他偶遇史姑娘的场景,突然觉得两个人很般配。
看顾云湛有些释怀,顾云舒笑着说道:“柳家的茶宴,哥哥也去了吧!”
顾云湛脸微红,点了点头说道:“是,有同窗接到了邀请,我们就相随着一起去了。”
“挺好的,哥哥也到了相看的年纪,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参加才是。”顾云舒打趣道。
顾云湛的脸更红了说:“你就打趣哥哥吧,我是硬着头皮去的。”
“我遇到了吏部尚书的女儿,聊得很投机。”顾云舒说的时候看了顾云湛一眼。
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好,看来他应该不认识史湘。
两个人又说了会儿闲话,一起去了竹香苑看祖母。
刚进院子,李嬷嬷就迎了出来,“大公子,大姑娘来了!”话里掩不住的高兴。
厚厚的毛毡帘子被挑开,严嬷嬷扶着祖母等在门口。
邹氏向外看去,大孙子和大孙女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看到大孙子挺拔的身姿,俊朗的面容,她眼睛有些模糊好似看到顾远淳。
“淳儿!”两个人字在她喉咙里滚了滚又咽了下去。
“祖母!”兄妹两个异口同声地叫道。
“祖母身子可好?”顾云舒问道。
“嗯,这几天精神很好,晚上也睡的要好。”
顾云舒看向祖母,面色红润了不少,眼睛里也有了光,好似又恢复了以前那种神采奕奕。
“湛儿,你的书读的怎么样了?”邹氏问道。
“祖母,湛儿在夫子那里要了往年的题目,已经都写了一遍了,正在查漏补缺。”顾云湛诚实的回答。
虽然他知道祖母把希望都寄托到自己身上,但他没有为了让祖母安心,故意夸大其词。
他会拼尽全力,和妹妹并肩作战。
祖母不也一样吗,她虽然不出门不管事,但家里的大事小情都逃不过她的眼。
上次肖夫人被禁足,祖母就把管家权给了大孙子,可后宅之事繁杂纷乱,顾云湛又时常读书不便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