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巳节越来越近,京都城也越发的热闹。
被迫当个算卦道士的宋平安可是一点不急,天天像个没事的老大爷一样,牵着那只狗里狗气的杂毛大公鸡在京都城遛弯。
初来乍到,总要先了解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这天。
宋平安和往常一样牵着宠物晃悠,偶尔会在街边和小贩闲聊,有时也会蹲在地上和一帮乞丐聊一些趣事。
晌午过后。
宋平安拿着鱼竿去了河边,他上辈子喜欢钓鱼,这一世也没能戒掉。在道观时就没事拿着自制的鱼竿满山跑,到了京都城,更是热衷于此。
他喜欢一边钓鱼,一边打坐修炼,认为这才是舒坦的修道人生。
拱桥下的河边没人打扰,倒也清静,可河道上却是个闹市。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各种嘈杂声,一切都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宋平安很喜欢这种处在喧嚣中难得的寂静。
离拱桥很近的地方,有个八角凉亭,里面坐着两老头儿,正在对弈。
其中一个老头手持白子,眼角余光发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转而便分了心。
身穿儒衫的老者朝着宋平安所在的河边看了一眼,手中白子迟迟未能落下。
另一个老头也身着儒衫,瞧见老对手的状态,也瞥了眼河边钓鱼的身影。
“即便认识,也不至于让你分心,这不像你啊。”
若是宋平安在此,一定会十分惊愕,那手持白子的老头,正是与他同行的李姓老儒。
李姓老儒手持白子依旧不动,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是在回京的路上遇见的年轻人,身上有一股极为纯粹的浩然之气。”
坐在李姓老儒对面的老人家姓秦,也是一位读书人。
此时。
秦姓老头怔了一下,一脸诧异的再次看向宋平安所在的方向。
“瞧着,没有修为啊。”
李姓老儒点头道:“的确没有修为,故而让老夫有些在意。”
儒修各种修行方法方式,凉亭中两位都有所了解。通常情况下,一个没有修为的人,几乎不可能储存修行上的浩然正气。
这就好比没有容器,又如何承载水呢。
当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也有特殊的例外。只是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秦姓老头笑道:
“有些人是难得的读书种子,几机缘巧合之下,可让圣贤赐福,从而体内生出一股特殊的浩然正气。还有些人生在传儒之家,便能获得长辈的传承,亦能如此,就不知他是哪一种了。”
李姓老儒说道:
“路上,我与他也聊过,发现他的很多想法,与我等格格不入。最让老夫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他说,好人坏人,不在心,而在行。
秦老头,你可别忘了,有些人哪怕没有修为,也可身负浩然。”
秦姓老头摇头说道:
“那等读书人,因天赋无法修炼,可一生所学,融会贯通,早就自成一派,万不可能是一年轻人可到达的境界。
不过,听你这样一说,倒是个有些东西的年轻人,我瞧他穿着道袍,莫非是修道之人。”
李姓老儒点头道:“嗯,若非如此,老夫很想把他推荐进书院读书,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秦姓老头摆手道:
“罢了,罢了,你刚回京都,莫要自找麻烦。若是让那些牛鼻子知晓你劝道修儒,只怕你会被再次赶到穷乡僻壤之地。”
………
时间到了申时,相当于后世的四点左右。
宋平安睁开眼睛,看了眼天色,随后收好鱼竿,牵着大公鸡上了岸,比行毫无收货。
走在路上,他忽然停住脚步,朝着道路旁的凉亭看了过去。
李姓老儒似有所感,转头给了宋平安一个微笑。
宋平安在心里啧啧称奇,天下何其之大,京都也不少,能接连遇两次,这缘分可不多见。
宋平安想了想,牵着大公鸡走了过去,对着两位老人家行了一个道家拱手礼,又称抱拳礼:
“见过两位老人家。”
秦姓老头笑呵呵的点头,李姓老头感慨道:“你我之间,也是缘分不浅了。”
宋平安笑了笑,问道:
“唐小雨姑娘呢?”
李姓老儒说道:“她在城西,还需历练一段时间。”
宋平安的内心不由的松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