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一切虽然很急很赶,常知学与张文还是把一切都张罗得井井有条,收到请柬的大部分亲人都到场送祝福,家里很久没有这么热闹啦。常乐很佩服父母的能力,想着要是自己来主持的话,大概率是完蛋啦, 或者直接去镇上或者县城酒店请客吃饭,更省事,更不容易出错,对于订婚的礼节与礼数,常乐更是一窍不通,还好有父亲与哥哥帮忙张罗操持,常乐只是按着父亲的要求,走过场,父亲让说什么就说什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村里的年轻人订婚大体都差不多,能知道订婚礼仪的年轻人很少很少啦。看着家里到处贴满了喜字,常乐也觉得很不错,很喜欢喜庆的氛围。
传统文化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到了现在社会,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外面工作,年轻人知道了解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啦,但目前还未失传,只要农村还在传统文化就有根基,就会一直流传下去,进城了很多传统文化就消失啦,在城里面很多住户只认识对门的,其他的一概不认识,毕竟现在生活节奏太快,大家都太忙了。
以前是农耕社会,大家一年到头都在一个村里,自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订婚了,常乐为了方便与陈丽华在一起生活,常乐与父亲去了陈丽华家,带了彩礼8.88万,希望陈家同意二人先领证后结婚,这样两个年轻人就能够光明正大的在一起啦。婚礼的时间就定在两人二次重逢的时间国庆节。陈且国开始并不同意,感觉太快啦。
在常乐一家人诚心诚意的再三恳求下,陈且国业松口啦,想着管也管不住,都在外面上班,两人住在一起也是正常的,不不在拘泥于订婚时间的长短啦。
陈丽华与常乐商议后决定,五一节去领证,这样比较好,领完证,两人还能在一起呆好些天,这样的安排最适合在外地上班的人们。
两家人也同意孩子们的意见,就五一领证,十一结婚。
双城记继续上演,陈丽华也偶尔会来金义市看望常乐,实现了真正的双向奔赴。
两人商量着最多的问题就是两人异地工作,以后怎么一起生活的问题,到底应该谁去对方的城市生活。在这个问题上,常乐岳父大人深明大义,就一句话,谁的收入高就在那个城市生活,其实他很清楚常乐的收入虽然不高,但是比女儿的工资还是要高不少的。
陈且国是不会接受女儿嫁给一个收入比女儿低的人,毕竟经济基础对未来生活太重要啦,他很清楚,夫妻双方,结婚后,妻子还要面临生育与养孩子问题,自然是去男方城市更为妥当,这样男方就不需要更换工作,收入更稳定,结婚就是好运气的代表,结婚通常伴随着升职加薪一起而来的。
大部分男人真正开始挣钱都是从结婚开始的,有了妻子与家庭,事业一般都会发展更好,自古就有成家立业之说,先成家后立业。
陈丽华看到父亲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再三思考后,接受了父亲的建议。
为了早日结束双城生活模式,常乐开始在招聘网站帮忙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常乐要求很简单,就是要距离常乐现在的公司越近越好,收入能够跟现在妻子现在公司差不多就行,想着还是得靠自己去挣钱养家。
4月初,经过不断的刷选,常乐给陈丽华投了两份简历,都在锋青公司周围一公里,原本常乐是想妻子也来锋青公司上班,想想自己公司加班太多,根本不是一个好选择,也就作罢啦。
周末常乐带着陈丽华去面试,很幸运,两家公司都面试通过了,陈丽华选择了规模更大的公司洛水公司,还是从事仓库主管工作,还是老本行。
五一节早早到来,常乐与陈丽华两人都早早请假回家啦,4月30日两人都在父母的支持下,拿到了户口本,常乐还买了一束红玫瑰,一个戒指,作为明天领证的礼物送给一生的爱人。
五月的风,十分温暖,常乐被早早吹醒,带着鲜花与戒指请了辆私家车,直奔岳父家,常乐到利亨村时,陈丽华还未起床,在岳父家里吃过早饭,常乐在岳父岳母面前,单膝跪地手捧玫瑰花与戒指向陈丽华求婚:丽华,嫁给我吧,我会用一生去爱你与你的家人。
陈且国看着直发笑,大舅哥陈德行与妻子在一旁加油,嫁给他,嫁给他,在欢乐的海洋里,求婚被祝福包围啦,陈丽华没想到常乐还有这么一出,赶快将他拉了起来,丢人丢到家啦,我同意还不行啊。
两人在岳父岳母的祝福下,坐着汽车离开了家门。
50分钟左右,车子到了县民政局门口,已经有人在排队啦,看样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