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艰难地爬上崖顶,背负着黑衫包裹着玉剑和药材。这并非他第一次失足,多年来在山回村采药的辛苦劳作,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身体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
在找到一个稳定的落脚点后,文山发现了曾经遗失的背篼。他将玉剑小心地放入背篼中,并用山谷中摘取的草药覆盖其上,巧妙地掩饰起来。紧接着,他快步离开山谷,踏上了下山的小道。
文山漫步在山间小道上,逐渐眼前展现出一片片沃土和错落有致的房屋。这里便是他所居住的山回村。山国多山,因此大部分的村庄都建在相对平缓的山坡上。
文山走过小道时,远处的一间茅草屋飘出阵阵炊烟,他知道那是他的母亲正在做饭。
房子外面,一个异常兴奋的小女孩正在等待。
"二哥,你回来啦!娘亲今天炖了一只野鸡,她说要等你回来才能开始吃呢。"
"好好,我放下草药后就去。" 文山熟练地将背篼轻轻放在地上。
旁边的大哥对文山说道:"今天我在田里劳作时,一只野鸡飞到了田地中间,我迅速拾起一块石头,将那只野鸡击晕了。你这小子今天可有口福了!"
不久之后,炖好的野鸡被端上桌,锅里还有加入了蘑菇和山笋的鲜美山中野味,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文山家共五口人,除了兄长和弟弟,还有一个小妹。文山在家中排行老二,今年刚满十五岁。家中生活艰辛,一年也吃不上几顿带荤腥的饭菜,全家人都生活在饥饿的边缘,不是因为他们不勤劳,而是因为山国沉重的赋税几乎将他们的庄稼收成全部占去。
文小弟和文小妹争夺着互相碗中的鸡肉。
文山开口说道:“娘,明天我想去镇上把今天采到的草药卖了。”
他没有告诉母亲关于玉剑的事,老妇人一直淳朴善良,对于这样的事情她只会报官,然而官老爷只会自己吞下玉剑。
“山儿辛苦你了”文母用手中的筷子夹着山笋,看不见文母卓前的鸡骨。
“山弟我听村长说,明天一早会有商队路过,你跟他们一起吧!”
“好”文山回达后,便埋下头吃着碗中的鸡肉。
……
夜晚在文山怀中抱着小妹,小弟紧挨着的另一人,文大哥,酣睡的十分香甜,从他身上不时传来轻重不一的阵阵打呼声。文山心头涌上一股思绪,回想起大哥文远是村里出名的勤快汉子,然而由于家境贫瘠,他至今仍未娶妻。
离床大约半丈远的地方,是一堵黄泥糊成的土墙,因为时间过久,墙壁上裂开了几丝不起眼的细长口子,文母还在给文山补着他那件黑衫,隐隐约约的传来文母唠唠叨叨的埋怨声“这孩子又在衣服衫弄出这么大的口子。”
清晨,文小妹便被嘈杂声吵醒,双眼迷糊嘴里小声道“二哥”
此时的文山早早背起背篼,等着商队的队伍。
身前的文父反复嘱咐文山,做人要老实,遇事要忍让,别和其他人起争执,而文母则给他装上她做的干粮。
山路渐渐变得热闹起来,行人们忙碌地奔走着,有人驱赶着羊群,捆绑着布匹的驴车队伍在山路上络绎不绝。
“快跟上吧!”文父叮嘱着他。
文山背着背篼,跟随商队前进,忽然他回头望着已渐行渐远的父母身影,这次出远门让他的心忽然有一点伤悲。他仿效镇上的书生,向后方深深一拜。
孩儿立志出乡关,不成名就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