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遵旨。”
………宴会结束之时,淑妃清浅留了下来,其他人则都打道回府了,淑妃将她叫到淑妃的华清宫。
淑妃走到清浅面前,拍着她的手道:“长宁,想必你也应该知道我举办宴会最直接的目的,你也一定知道我将你留下来是何意,我与你母亲也商量过了,你与晏儿也到了该成婚的年纪了,你是否愿意成为晏儿的王妃?”
清浅回道:“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长宁自是与母亲一致。”
淑妃欣喜万分,“好,本宫这就为你和晏儿去求陛下赐婚,你就先回将军府吧。”
“是,那长宁告退。”清浅行礼后离宫回府。
半天后,将军府一位公公走进府中,手拿圣旨道:“长宁郡主请接旨。”
将军府的众人出院,具跪于地等待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长宁郡主,温婉娴淑、清丽脱俗,宣王启晏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特为此二人赐婚,于三个月后举行婚礼钦此。”
“长宁接旨,谢陛下。”清浅前去接旨。
“公公远道而来,不如喝杯茶再走吧。”沐阳长公主说完就将一块黄金塞到他手中。
他并未推辞,而是收下了黄金,“殿下,奴还要回宫中复命,就先回宫了,就在此恭喜郡主、恭喜将军和长公主殿下了。”说完便行礼告退。
逾旬日,将军府的世子,也是苏成昀唯一的儿子便要回来了,一府人都在门前准备迎接苏清明。苏清明翻身下马,身披铠甲威风凛凛走到庭院内。
“父亲、母亲、妹妹,孩儿回来了。”
沐阳担心地问道:“我儿受累了?可有受伤?”随后又开始查看他的身体有没有伤。
“母亲,我没事。”
“行了,一个大男人,还怕受点伤?”苏成昀看似无所谓,实则是提前看到他和往常一样矫健硬朗,根本不像受伤的样子,所以才这么说的。
清浅向清明淡然一笑,又说道:“哥哥没事就好,我们都很想你。”
清明看到她,想起京中言论纷纷,这才想到要问何事,有些半信半疑地问道:“妹妹,我听说你要嫁给宣王,是真的?”
沐阳说道:“是真的。”
“那个启晏是什么人,他、他根本就不可靠,难不成你是真的喜欢他?”清明见妹妹未言片语,心中霎时有些紧张,但以他对妹妹的了解,她绝对不可能喜欢上启晏啊。
清浅停顿许久才道:“并非如此,若是能得到后位,便是谁也值得。”清明拍上她的肩膀,“若你有这个想法,哥哥也不阻拦,不过那个启晏若是敢欺你负你,我第一个不饶他。”
“好啦,哥哥好不容易回来,父亲、母亲,我们还是先去吃饭吧。”清浅拽着沐阳的胳膊,又望着他们说道。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苏成昀又道:“陛下之后有没有给你派事?”
“嗯,江南水匪虽已被灭,但难免会有漏网之鱼,等浅儿行礼成婚后便要我即刻出发。”
清浅有些遗憾地问清明:“这么急,也不能多待几天吗?”
“这是陛下的旨意,哥哥能看到你出嫁已是不错了,快吃饭吧,再不吃就该凉了。”清明说完又夹了一块肉放到清浅碗里。
宣王府。
“小六子,这京中说什么我要成亲了?我为何不知道?”启晏刚从外面回来,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屋内。
淑妃压根都没与他说此事,他还是从京中几个友人口中得知的。
他身旁的小六子哆哆嗦嗦得说道:“是…是啊,殿下,这是娘娘的旨意说还是先不要告诉您。”
启晏又道:“我的婚事她还不告诉我?那母妃想告诉谁?说吧,是哪家小姐?”
“回殿下,是长宁郡主。”
“什么?让我娶长宁?”这下他可明白为何母妃不与他说了,是怕问过他的意见,他不会同意,因为淑妃知道他不喜欢长宁。
启晏眉眼瞬间冷了几分,厌烦地说道:“本王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小六子随后就退下了。
“长宁那个丫头,呆板又无趣至极,成日板着一张脸,长得漂亮又怎么样,我还缺漂亮姑娘不成?如果和她成婚,肯定要被她管天管地,到时不让我去醉花楼,我还怎么去见我的玉儿,如果长宁不同意,那我答应玉儿帮她赎身的事肯定也泡汤了,不行,我得先去看看玉儿。”他说完就去了醉花楼。
平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