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浅没看到兄长,便问道:“母亲,兄长怎么没在?”
“事出紧急,你兄长他去了海上平乱,过些时日便能回来。”
清浅颔首,“原来是这样。”
苏成昀对着他们两个说道:“好了,好了,给你们准备了饭菜,饿了吧,快吃饭吧。”
一家人吃完饭后,又闲聊了一会儿,苏成昀和启宸在一旁说了一些正事,沐阳和清浅也在另一个单间里说了些悄悄话。
清浅小声的在母亲耳边嘀咕道:“母亲,咱们府中还有别的房间吗?“有啊。”
沐阳转念一想,“浅儿你不会是想和宸儿分房睡吧?”
清浅如实回答道:“我们在王府也这样,有什么不好吗?”
“你们夫妇私下的相处模式倒是也没什么,只是若被传出去,会被人说闲话的。”
清浅心存侥幸地道:“应该不会有人传出去的吧。”
话刚说出口,就听见外边有些吵闹的声音,清浅挽着沐阳的手,母女俩准备出门看看。
便看到启宸在拜别苏成昀,“小婿还有要事,就先行告退了。”
“那本将就不留殿下了,殿下慢走。”启宸说完话便骑马离开了将军府。
沐阳看着女儿说道:“这下可好了,你想让人家在你这住,人家都不想留下呢。”
“哎呀,母亲,您别管他了,我今晚想和你一起睡。”清浅撒娇着对她道。
沐阳点了点她的鼻子,溺爱着道:“好,和母亲一起睡。”
母女俩便在清浅的房间里住了一晚。
第二日清晨,清浅便坐马车回王府了。
“我总觉得浅儿自从失忆后倒是了活泼不少,也比以前爱说话了。”沐阳看着清浅远去的背影对着苏成昀说着。
“是啊,这孩子变化确实有点大。”苏成昀也点头说着。
沐阳欣慰的笑了,“不过这样也挺好的。”
平王府。
清浅刚回来就想去找启宸,结果听下人说启宸和陆昭正在书房商议京郊发生饥荒如何解决之事。于是便去了书房。
“王妃,王爷和陆大人正在商议正事,王爷命任何人不得进入。”守在门前的侍卫说道。
“我听说王爷是因饥荒之事在商议对策,所以呢,我就想来看看,夫妻本为一体,又是为百姓做事,况且田收之事我也略懂一些,说不定能够帮忙呢,对吧?夫君。清浅说最后几句话时故意把声音放大了些。
“让她进来吧。”启宸对着门口的侍卫说道,夜青将门从房内打开。
“臣陆昭向王妃问安。”陆昭说着行了一礼。
清浅也回了一礼,“陆大人,不必多礼。”
陆昭有些好奇地问道:“方才听王妃您说,您有办法,可是真的?”
“我略懂一些,可以一试。京郊今年因天灾导致饥荒,其一应从比较近的几个地方去调派粮食支援京郊;其二,在京郊建立粮食储备仓,将支援来的粮食先储备起来;其三,设立难民施粥地,为难民提供吃食。”清浅思考着说道。
“想不道王爷与王妃如此心有灵犀,想到的方法也相差无几。”陆昭挑着眉,眼里藏着笑。
清浅下意识地看向他,不知什么时候起,他的目光就已经落到了她的身上,她在那深邃的眼眸中看到了些许的光亮,最后他再次躲开了这次视线的交汇。
这次商讨后,平王就向陛下请奏,陛下也下旨实施这项济民政策,很快便传遍了民间。
“百姓受苦,我也于心不忍,不如再做一次好事吧,也当是积德行善了。”之后便入宫向圣上请命,自请去京郊为难民施粥,然后又告诉了父亲和母亲,父亲、母亲很是欣慰。
平王府。
因为去京郊为百姓施粥,所以清浅这几日每日都早出晚归,很少在府中去找启宸。启宸也察觉到了,这些时日心中也并不宁静,连夜青都察觉到了启宸的的反常,但夜青知道他是因为王妃,于是亲自提起了这件事。
“王爷,王妃这去了京郊为百姓施粥,您不去看看王妃吗?”
启宸这时才抬起头来,“去京郊施粥?她何时去的京郊?为何不早说?”
夜青小声地回道:“王爷,您是说我吗?您也没问啊。”
启宸想着自己正好要去京郊看看实施情况,“备马。”
二人骑马来到京郊,从远处就看见,清浅未施粉黛、肌肤胜雪的面庞,灿若星辰的双眸,嫣然一笑,身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