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老头和萧老太太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也能让萧老五听个清楚。
“我看你才是老糊涂了,娟儿和秀儿一个是我侄女一个是我外甥女,最是跟我亲厚,其他儿媳妇再好,那也是外人。”
“外人?那都是咱老萧家的媳妇儿,咋就成了外人?永昌永泰也姓萧!是老萧家的根。”
“长幼有序,要轮也只能先是老大老二家的男娃去读书!”
“长幼有序是你这样算的?论年纪,永昌翻年也八岁了,和石头一个年纪。”
昨天萧老三就和萧老头说翻年想送他家永昌去读书,萧老头盘算了一下家里的情况,同意了。
这个事儿是父子几个在田里劳作的时候说的,所以他们几个儿子都知道。
他娘这是不同意三哥家的永昌去读书?
萧老五换了个姿势,继续听。
“在我这儿就是这样的排序,老头子,我跟你说啊,再没谁能跟老大老二家的和我亲了,老大老二家的小子出息了,要是当了官,跟着享福的也是咱俩。”
“哪个孩子出息了,咱不跟着享福?你是他们老子的娘,是他们奶,他们敢不孝顺你?”
“那能一样吗?”萧老太太厉声道:“人家娘可跟我没血缘关系,若是人家娘从中挑拨离间,你等着人家能把你供起来孝顺?总之我只信老大老二家的。”
萧老头叹了一声:“那我已经答应了老三……”
“我还答应了我哥我妹子还有老大老二媳妇呢,明年开春就把锤子、石头、强子三个送去读书,还答应了给柱子和大壮换成县里的先生,那少说一年得二十两银子,不然你以为我干嘛非把玉冰那丫头给卖了?”
萧老五听到这里,心已经是凉了大半截。
虽然他儿子现在还没影呢,可依照老娘这想法,以后怕是他儿子也别想着去读书了。
一下供四个小子读书,读到后面越来越费钱……那保不准还是要对家里的姑娘下手。
想到这儿,萧老五打了个哆嗦。
突然他就想通了他娘为啥说出让四哥休妻的话来了。
不顺着她娘意思的,都会被他娘归为阻碍……
他娘啥时候变得这么可怕了?
萧老五背靠在墙上,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要是老大老二家的小子不是那读书的料呢?”
“不可能……我老陈家的人脑子都好使着呢,我就不信五个小子都没个会读书的。”
“大柱不是……”
“大柱启蒙就晚了些,咱又一直没给他换先生,老大媳妇又给他娶了媳妇,这媳妇才娶进门半个来月,咋地也等着开了春再叫他复学去,就和大壮一起。”
“就是卖了玉冰的钱也供不起啊。”
“嘭”的一声,是萧老太太拍在炕柜上的声音,外头的萧老五被吓了个激灵,差点摔个屁墩。
“所以我计划从今年秋收后起,让老三老五农闲时和老四一起出去做三四个月的零工去,老大老二和你一起在家里拾掇地。”
“老婆子,这怕是……”
“他们两也是老娘生的,还能质疑老娘的决定?举全家之力供出个官老爷来,他们这些个当叔叔的面上没有光?再说了,他们出了力,当侄子的还能亏待了他们不成?”
萧老头还想说什么,却又觉得没说的必要了,便说:“算了算了,你一向主意大,我也说不过你去,你能说通老三老五就行,只是以后可不能卖孩子了,这不是叫人笑话?”
“笑话?等我孙子当了官成了官爷,谁敢笑话我?”萧老太太冷哼一声,又道:“有句话不是叫忍辱负重?等我孙子成了官爷,那些个人见了咱怕都是要伏低做小毕恭毕敬呢。”
“那你手里的钱就不够多个永昌的?”
“读书最是耗钱,越往后花钱越多……”
“行了行了,你就说够不够吧?”
“家里钱都是给老大老二家的小子备着的。”
萧老头:“……”
“玉冰卖了多钱?你老实跟我说。”
屋里安静片刻,才传出萧老太太回答:“六……六十两。”
“六……”萧老头惊呼。
“小声点啊。”
“那么多?这还不够多加个永昌?”
“你懂个屁啊,我都说了,读书一开始花的钱不多,可以后花的就多了,不得存着?行了行了,我不跟你说了,这一天的,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