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玉凝再次醒来时已是日上三竿。
守在门口剥花生的萧永康听到了动静,跑去叫了乔氏。
乔氏进来敞开房门,把泥炉里的碳点燃,坐了一壶水:“快把衣服穿上,娘把门打开给你透透气儿,正好烧壶水让你洗个脸漱漱口,一会儿该吃午饭了,娘刚刚拾掇菜地的时候摘了个茄子,给你凉拌个茄子再下碗面?”
萧玉凝点点头:“都行。”
乔氏摸了摸她的脑袋,叹道:“大夫说你醒后要先吃几天好消化的,刚刚你苦菊婶子跑到菜地那边给娘又塞了两个鸡蛋,娘给你煮在面里?”
“今天先不吃鸡蛋了,我就吃面。”
“成,那娘给你做个葱花拌面?往里?点猪油,可好吃呢。”
萧玉凝可没有手机手表来看时间了,这屋子里也没有什么计时工具,她只能通过观察太阳来约摸时间。
好在今日是个大晴天,能看见太阳。
此时太阳还没升到头顶,估摸着也就是十一点左右。
萧玉凝拿起一旁放着的上衣穿上,把窗户推开,阳光洒进了屋子,才让这屋子亮堂了一些。
可也仅仅是亮了一些而已,毕竟这屋子窗户小,房顶稍低了些,又是黄泥墙,实在是亮不起来。
萧玉凝现在也挑剔不了。
二十来分钟,乔氏就端着一碗面条过来了。
面条切的很细,撒上葱白,放点盐和开水调稀的黄豆酱油,在放上拇指指甲盖大小的一块猪油,倒也还算好吃。
这样一碗普普通通的面,却是原主记忆里只有过生日才能吃到的美味。
凉拌茄子也还行,就是蒜碎切的有些大。
“快吃吧,热乎着呢。”乔氏转身给萧玉凝倒了一杯水放在炕沿上:“娘和你三婶子给大家做午饭去,你吃完把碗搁这儿就成。”
萧玉凝点点头,转头往外看去,却不见院里有四房孩子们的身影。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个时候萧玉清她们就该忙完了,这两天她们要一直忙到快吃饭的时候,看来是因为少了萧玉冰这个劳动力的缘故。
萧玉凝吃完饭好一会儿,萧玉清三个和四房的萧玉莹才从后面养鸡和猪的杂院回来。
不多时,萧老头带着家里的男人们也回来了,各房的媳妇和姑娘又是一通忙,忙着给他们打水擦洗。
这样的摆烂日子眨眼就又是六七天。
前两天萧玉凝就可以下地了,不过乔氏硬按着她又养了两天。
今日,要开始收玉米了,乔氏和闻氏卯时二刻便爬起来做早饭。
秋收是农民一年最重要的日子,萧老大媳妇萧老二媳妇也都早早的起了床。
伺候的他们男人洗漱穿戴好,也被萧老太太派到厨房来打下手。
萧老太太也多放了粮食,早上是玉米面窝窝配着老咸菜和凉拌的黄瓜。
萧玉凝依旧没有到上房来吃饭,不过吃过早饭,她却是闹着萧玉清几个把她也带上了山。
上山打猪草。
萧玉凝原以为猪草是指一种特定的植物。
上山之后才知道并非如此,而是能喂给猪吃的植物统称猪草。
紫花苜蓿、苦荬菜,地瓜藤等等都是猪草。
被国医圣手爷爷带大的萧玉凝成了半个中医,接手了爷爷的中医馆后,她没事就去翻看病例、药方……
紫花苜蓿,一种中药,微苦涩,具有降低胆固醇,润肠和改善贫血、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其也可以用来喂家禽。
加盐焯水后挤掉水份,撒上芝麻、花生碎、干辣椒、蒜蓉,泼上热油做成凉拌菜,或切碎撒上白面做成锅垒,或炸成油饼,都是不错的。
不过,在这里是实现不了炸油饼了。
萧玉凝有好几年没吃过野菜了,就说回去拿出来一些吃。
却是被萧玉清几个一致拒绝。
原因是苦涩不好吃。
萧玉莹笑道:“只有荒年的时候,人们才吃这玩意。”
行吧,大家一致表示拒绝,萧玉凝也不好特立独行,显示出她的不同来,便也打消了念头。
她出来的主要目的是找寻有价值的中药。
根据气候判断,这地方应该有甘草和黄芪等药草,萧玉凝的目标就是这些。
至于紫花苜蓿之类的就算了,这种很常见了,常见到人们拿来喂猪,所以不值钱。
萧玉清几个见着猪能吃的就割,根本不分类,此时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