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碗里最后一点米饭,海珠阿婆用木勺舀了点蛤蜊汤到碗里,她端起小碗,吹了吹蛤蜊汤的热气,随后一口喝下。
清新的小菜味道,携着蛤蜊的海鲜滋味,再加上虾粉增鲜,让这碗普通的蛤蜊汤滋味更佳。
“小甜丫头手艺是真好哟,这汤做得鲜。”
一旁的海珠赶忙出声附和,“阿婆说得对,小甜做的饭菜好吃。”
说完,她脸上堆笑地看着阿婆,却见阿婆什么反应也没有,只端着小碗继续喝汤。
海珠垮了肩膀,只想着她的阿婆也太难哄了些。
陈甜和沈芊宁看着海珠的苦脸,有一些些的同情,又觉好笑,“阿婆,你多吃些蛤蜊,过夜可就坏了。”
“好,我多吃一些。”
海珠阿婆笑着应声,小甜丫头让她多吃她就多吃些。
将碗里最后的汤水喝完,阿婆让陈甜沈芊宁坐着休息会儿。
“你们消消食,我来洗碗就成,哪有让客人又做饭又洗碗的道理。”
“阿婆说得对!我吃了小甜做的饭菜,我也得洗碗。”
海珠赶紧跟了上去,阿婆不搭理她,她就在阿婆面前多晃晃,让她不想瞧也得瞧。
陈甜发笑,海珠婆孙的关系真挺好。
她俩在院里待了一阵儿,海珠阿婆的碗也洗好了,从厨房出来跟陈甜她们打声招呼,径直就回了房。
海珠紧跟在后头,只听’砰’地一声……她就被挡在门外。
“不进就不进,哼。”
海珠哼声去找了陈甜和沈芊宁,在她俩旁边坐下。
“嗯……我娘一般睡一觉就会消气好些,你阿婆可能明早就不生气了。”
海珠了解自家阿婆的性子,知道她不会生气太久,但她以后还会去远海,她阿婆还是免不了生气。
“我阿婆也不是真生气。”
“唉……”
“我爹和我二叔就是在远海没的,我二叔那时候还小,才十三四岁吧。因为离得远,他们夜里才被人带回来。”
海珠说着说着声量较小,她想她爹了。
“我爹其实挺厉害的,他会泅水,村里没几个人比得过他。”
可再厉害的人也逃不过海上的风浪。
“我爹走了以后,我娘就改嫁了,她那时候还年轻,长得也貌美,改嫁容易。”
“海珠……”
海珠扭头,对着一脸难过之色的沈芊宁笑笑,“我没事,这都十年前的事儿了,我娘走之前给我和阿婆留了点银子,要不然我都长不了这么大。”
分开的日子太长,她都忘了她娘长得什么模样。
“所以阿婆对我生气,我不能说什么。说得难听点,人在远海没了,身子都能喂了鱼。”
“但我不能不去啊,人活着总得吃饭吧,也不好日日受人恩惠。”
屋里,海珠阿婆抹了抹眼泪,海珠说得她都懂,可她舍不得。
“好了,天儿晚了,我不跟你们说了,都回屋歇息吧,你们明天不是还要制蚝油?”
“嗯,你也早些休息。”
陈甜没再说什么,跟海珠笑笑后就和沈芊宁回了屋。
“如若换成我,我也跟阿婆一样,怎么都不让海珠出海。”
沈芊宁心里发堵,海珠说得那些她光是想想,就觉得难受得紧。
陈甜也不知该说什么,各人有各人的难处,像陈家村的村民们地少粮少,遇到干旱天气,可能那一年就没粮没菜吃了,只能饿着肚子艰难度日,而海珠这儿,就跟她说的一样,指不定哪天就进了鱼肚。
“阿宁,你觉得海珠性子好吗?”
“海珠性子?是指哪些?”
“就……,我哥不是说这里的镇子更大更繁华吗,你中午那会儿也看到了,这里的老板一出手就是六十两银子,我想着……我们兴许可以和海珠做笔买卖。”
沈芊宁觉得自己懂了,却又不大懂,跟海珠做买卖为何要问起她的性子,之前跟高老板和王掌柜做买卖,陈甜也没问过他们是何性子啊。
“海珠跟他们不一样,她没钱。”
就是因为身上没钱海珠才会冒险跟人出海,既然没钱,肯定不能跟王掌柜他们那样,直接花钱与她们做买卖。
“我是觉得这个镇子上的人这么富裕,做买卖挣钱的机会就更大,但我们又不能一直待在这儿,所以……”
“所以,你想让海珠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