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所收集的水也能长时间的蓄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问题。
其次,臣认为兴建水利工程为上上之策。如今国库充盈,无内忧外患,正是进行国内建设的良好时机。且南北交通现如今多仰仗陆路,即使有水路也是短短一段,若是修建运河开通水运,不仅能够将南方的水调往北方,还能够大大便利南北交通,有助于商贸经济的发展。’
一份奏折近三百字的内容,将两道问题的两个解决方案清晰明了的阐述出来,让姬恒看的简直拍案叫好。但是只靠这样一纸文书也是空谈,还有许多细节不甚明白的姬恒当即诏褚珣进宫。
两人一讨论,便直接讨论到了快宵禁的时间。
“今日时辰已晚,怀之不如便在宫中住下,朕让人将偏殿收拾一下。”
“多谢皇上体恤,不过臣睡自己的床睡习惯了,就不留了,臣告退。”
说着作揖行礼便转身退下,连丝毫阻止的机会都不给姬恒。
直到看不见褚珣的身影,姬恒才对站在身旁的边牙笑骂道:“怎么,朕皇宫中的床还比上他府里的?”
“奴才记得,两年前番国进贡了一大块极品的檀香紫檀,皇上您当时就赏给了首辅大人,后首辅大人命工匠将它打成了一张雕花大床。”
边牙说到这便止住了声音,但姬恒却是听明白了,合着他一个皇上睡的床还真没有他一个首辅睡的好呗?但那床又相当于是他赏赐的,他还没地儿说理去。哼,有什么了不起的,再好也是一个人睡,也没比自己强到哪去。
-----------------
第二日早朝,姬恒便与群臣说了这件事,许多大臣听了都直呼“妙哉”,偶尔有几个未说话的也只是抱有怀疑态度。姬恒下令让工部列一份计划章程出来,姬恒有预感,若是这事能成,必能从根源上缓解两道的干旱、洪涝问题。。
此事论毕,大臣们纷纷出列启奏。
“臣宁辰轩参见皇上。”
宁辰轩,宁国公的嫡次子。宁国公是跟着先皇打江山的开国大将,乃将军,被先皇特封为宁国公。嫡长子宁景轩为世子,自幼随着宁国公习武功读兵法。而嫡次子宁辰轩则是自小对打打杀杀丝毫不感兴趣,只喜欢读些诗词歌赋赏赏夏雨春花。国公夫人还常常打趣宁国公他一介莽夫倒是生出来这么一个文绉绉的儿子。
“辰爱卿免礼,这一月代朕巡视淮南道,可是辛苦了。”
“臣不敢,这是臣职责所在。臣此次巡视,淮南道官员廉政为民,百姓安居乐业,即使偶有抢劫盗窃的案件,太守也能及时破案,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
宁辰轩郎朗嗓音将这一月的巡视见闻娓娓道来,不骄不躁的性子和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的说辞,听得褚珣也是暗暗点头。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要不是宁辰轩坚持要做这佥都御史,想来皇上早就将他调到更适合他的位置让他大展才华了,何须一年大半都在外奔波……想到这,褚珣思绪一顿,或许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吧。
“甚好!辛苦辰爱卿,特准在家休息三日再例行上朝。”
坐在龙椅上的姬恒听着宁辰轩禀报的内容直拍桌称“好”,能看着自己的国家、子民能在自己的统治下繁荣发展、安居乐业,是他作为一个帝王最想看到的事情。
“多谢皇上。”
-----------------
两兄弟从宫中回来,一进府门便被下人告知老爷和夫人正在前厅中等他们。
“景儿,辰儿。”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并肩向自己走来,少年虽然青涩但早已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不禁让他们那颗作为老父亲、老母亲的心倍感欣慰。要是……要是当年的事没发生,女儿没有丢,一家五口的生活又会是多么的幸福。
秦雅逸拿起手帕压了压眼角,虽然做的很隐蔽但还是被宁鸿洲看到了,长臂一挥将爱妻揽入怀中。
“父亲,母亲。”
兄弟两人走到近前行礼问安。
“嗯,坐吧。”
刚一坐下,宁辰轩便开口说道:
“此次淮南道之行,我细细走访调查了符合条件的人,但都不是妹妹。当初母亲产下妹妹的地方是在北境边界,但当时那里战火纷飞,许多百姓又都举家迁去了别的地方……”
宁辰轩话没说完,但众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战火纷飞,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自己又该如何活下去?倘若真的被好心人家捡去,也因为战争不知道被带去了何处。这些年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