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走进福利院里,付冉冉看见有几个小孩就坐在门口的台阶上,他们基本都是残障儿童,有两个能正常说话的小孩笑嘻嘻地叫“冉冉姐姐”。福利院的孩子大部分都有先天残疾,有的是唐氏综合症、有的是肢体发育不全……也有少数几个是像付冉冉这样身体健全的孤儿。
付冉冉在福利院的这些年看过太多从降生就伴随不幸的孩子,她虽然不是同情心容易泛滥的人,可每次看到他们虽身体有残缺但依然在用力地活着的时候,她的心还是会被触动,由此也感受到自己在“活着”。
付冉冉和他们打过招呼后看向坐在台阶最右边的楚鸢。
“你今天不是应该在学校吗,又不舒服了吗?”楚鸢患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常会倦怠无力、心悸、头晕或者发热。
付冉冉明明比楚鸢小两岁,但是和楚鸢说话的语气却像个大姐姐。
“下午最后一节课是体育课,我就先回来了。正好张阿姨要去库房清点新到的日用品,就让我帮她看着他们。”楚鸢望了望坐在台阶上的小孩。
张阿姨是福利院的一位护理员,福利院目前有93个孩子,但是护理员只有11个,经常会有忙不过来的情况,所以年龄大点的能正常活动的孩子常常会主动帮忙照看年龄小的孩子。
楚鸢是10岁时来到福利院的,她的父亲在她两岁的时候就病故了,母亲把楚鸢交给奶奶后就改嫁去了另一座城市,刚开始楚鸢的母亲还时不时地会来电话、寄生活费给楚鸢,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渐渐没了消息。楚鸢8岁时确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年迈的奶奶原本身体就不好,得知了孙女的病后急火攻心,一病不起,在楚鸢10岁时去世了。楚鸢周围的亲戚都不愿意领养一个有病的孩子,最终把她送到了福利院。
刚到福利院时刘玉芬担心楚鸢的心理状况,本想给她安排一个活泼的室友,但是付冉冉第一眼就看中楚鸢比较文静,正好当时住她上铺的女孩刚刚被领养家庭带走,于是她立马去找到刘院长以她和楚鸢两人年龄差不多,可以互相帮助学习为由,希望能和楚鸢一个房间。原本刘院长有些犹豫,但毕竟这是付冉冉长这么大第一次主动找她提出自己的想法,再三考虑后刘院长提出一个条件:楚鸢和付冉冉先暂时一起住一个月,如果这一个月内楚鸢出现情绪不稳定或者更加内向的情况,她会立刻重新为楚鸢安排房间。
结果付冉冉和楚鸢倒是出乎了周围人的意料,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付冉冉倒是毫不意外,因为她第一眼就预感到了楚鸢和自己是同一类人,不爱说话并不是外人所认为的文静,只是对周围的很多人和事都不在乎,所以不想理睬。这样的两个人住在一个房间要么会有共同的话题聊,要么就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自娱自乐互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