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青墨的这块地转悠。
在新房子建好之前,他们白天在村子,晚上会回县城。
三位司农的到来,没有影响季青墨。
来人正好,刚好有震慑作用,省的有人搞破坏。
三位司农看到季青墨的时候,都以为搞错了,那么年轻的姑娘,可能种地都不会,她怎么会有新的播种方法?
不会是别人做的,被她冒名顶替了吧?
三位司农没有怀疑新的播种方式,毕竟整个村子的人都看到了,他们只是怀疑新播种方式的出处。
怀疑季青墨以及她背后的人别有动机。
“听说你还租下了山地,种植新作物?”
陈司农不动声色的问道。
“是的,三位大人可以去看看。”
“好,我们去看看。”
李司农爽快的答应了。
只是,这绿油油的是什么东西?
他们都没见过。
“这作物叫什么名字?”
李司农其实是想说这草叫什么名字,确定能吃?
季青墨治党看不见三位司农的眉眼官司,回道:“这是红薯,果实长在土里,亩产至少两千斤。”
红薯的产量很高,在现代,亩产至少在两千公斤左右,季青墨怕说多了吓到三位大人。
但是,亩产两千斤,还是让三位大人觉得太夸大其词,不敢相信。
像草一样的青藤下面,能亩产两千斤,谁信啊,反正他们不信。
季青墨也不解释,坐等他们被打脸。
一个月后,新房子建好,三位司农在季家村定居下来。
欧希泽隔三差五的也会到这边来,名为视察工作,实则创造跟季青墨偶遇的机会。
两人房子隔的近,你来我往的,熟悉了不少。
8月底,季家村其他村民的水稻成熟了。
三位司农在一旁看着,亩产基本都是在两百五十斤上下,跟往年一样。
三人又看着季青墨的二季稻,已经很壮实了。
其他村民羡慕,想种植,已经来不及了。
反倒是大伯父伯母一家,有季青墨的提醒,收割的时候留下三分之一左右的高度,准备培育再生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