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穿灰白色长褂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相貌清瘦,胡子修长整齐,只是一双小眼透着市侩的精光,拉低了整体形象。
:“鄙人姓陈,贵添为陈家药堂掌柜,公子方才身体抱恙,经在下救治,应无大碍。敢问公子贵姓,家住何地”?
看来自己是被送进药店里来了,住的房间当然是小型的住院部。
久经内涵段子洗礼的叶山,当然知道陈掌柜这短短几句话蕴含着什么意思。
小子,你是我救下的,大恩就不计较了,可这医药费总该结了吧?
估计当时就发现自己身上没钱,可又见这身行头还不错,家里应该会给得起钱。
先敬罗衣后敬人,先敬皮囊再敬魂。
无论何朝何代何地,都一样。
所以形象气质一定要走在能力的前面。
“啪”的一声,叶山拍案而起,可惜实在是饿得没了力气,气势和声响都不大。
刚喂那点米汤之类的东西,使身体低血糖暂时缓解。
可现在还需要能量啊,要碳水化合物,当然再加上脂肪和蛋白质就更好了。
:“老陈,速速准备点吃食来,本公子这几日学有所得,废寝忘食的。别惦记你那点三瓜两枣的诊金了,少不你的。要是饿着了本公子,你少不得吃挂落。”
陈掌柜再一次打量了他一身行头,眼光落在了腰带上,有些狐疑之色。
叶山顺势往自己腰带上一看,糟了!
刚在晕倒前的城隍庙街上,就感觉这新丰朝读书人是很受重视的,这从一些书生脸上的神采就能看出,绝对比街上商贩和手艺人的地位要高出一大截。
服饰及人文气息等应该和以前朝代中的宋,明两朝较为相似。
读书人,腰带上绝对应该吊有一块玉佩的,尤其是能身穿他身上那种服饰的。
当时读书人要么读书去科举,然后做官,要么去学医救人。
良相用法度救人,良医用医术救人。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良医必然是由读书人转化而来。陈掌柜开这么大一医馆,怎能不懂读书人的门道。
《礼记·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认为玉具有仁、智、义、乐、忠、信等美德,以象征君子之德。
他灵机一动,一拍腰部道:“陈掌柜,我的玉呢?刚在街上还有的呢。你这该不会开的是黑药堂,讹走了我的玉吧。走走走,跟我见官去,真当我叶家好惹!”
妥了!
确认了叶山不是冒充的读书人,那么救人一命的诊金应该少不了。至于他此刻的牢骚,身为市井中早就浸黑了的陈掌柜来说,小菜一碟。
:“哎哟,我的叶公子啊,我怎么可能开黑店呢。定是当时公子昏倒时,人多手杂,被泼皮摸了去。不过您放心,我在这还有几分薄面,试试看能否追回。”
陈郎中一边扶着他的肩手,一边转头朝门外喊道:“六子,六子,赶紧弄点好吃好喝的给叶公子送进来。对了,叶公子,需要去您府上通报一二不?”
试探又来了,哼,府上。
大户人家才能叫府,商贾再有钱都称不上府,必须有钱有势有官。
这老陈真TN是个九曲玲珑心啊,话里句句带钩,字字带套。
:“去府上通报作甚,叫家里来抓回去么?悦宾楼的小丽,本公子还没一亲芳泽呢,去,去,去,赶紧弄吃食来。伺候好了,得加钱。”无比自然的朝陈掌柜抱怨道。
:“好咧。”
陈郎中估计被“得加钱”三个字给刺激到了,立马转身快步走向庭院骂道:“六子,六子,你这夯货在做甚,没点眼力劲。。。。。。”
哼,跟爷斗,分不清大小王了?从小到大经历过多少埋钩下套的活计了。
哎,看来搞顿饭吃在哪都不容易啊。
吃饱饭先,碳水使人满足,人满足了心情才会愉悦,先收拾心情再收拾事。
上世毕业找工作生存的那种压抑一扫而空,现在的他自信能以自己的才华搞定一切事情。
或许天生命不好的人,只有把他剥离出原生的环境,才能绽放出他的魅力。
这和命好的人恰恰相反。
很快一个瘦小的十五六岁的少年,端着一个托盘进来了,轻轻放在桌上。
佝着腰,恭敬地说道:“叶公子,请用餐。”
桌上有个青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