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烈日下的国家 > 第19章 科举

第19章 科举

刚过丑时,李玉就早早起身更衣洗漱,衣冠整齐后便端坐在椅子上阅读兵法等待着老师的呼唤,内心澎湃翻涌不息。

月晷渐渐接近寅时,玄崖阁的少女开始起床清扫着昨日清风徐徐吹来惹得阁中那棵大树掉落许多叶子的走廊。一切如此寂静祥和。

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李玉还在钻研老师所留的兵法时,突然听到门外传来少女的呼喊声:“师兄,阁老要见你,师兄速速更衣前去拜见阁老。”李玉回话:“好,我这就去。”将手中的书籍放回原位,起身检查着自己的衣着后便坦然自若的前去拜见老师。

轻叩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推门而入。

“弟子李玉,拜见老师。”

李玉恭恭敬敬的朝着正在更衣的老师行礼,瞧见老师的衣领有些折叠,李玉便走到老师身旁为其整理衣物。冯老察觉到李玉的动作后并未阻拦,反而伸开手臂让李玉为自己整理边幅。不一会的时间,冯老便衣冠整齐的驻足镜前。冯老身穿锦红金丝官袍,头戴乌纱,帽子正前面有一颗硕大的玉石镶嵌。李玉虽然不认识这种玉石,但老师戴着这顶帽子前去,说明这颗宝石绝非俗物!

冯老在前,李玉跟后。二人出了玄崖阁便上了马车直奔皇宫而去。

此时虽然是寅时,但皇宫之外已是人海如潮。只因今日是武国科举,天下有志学子想要在此日鱼跃龙门,成为万人敬仰的存在。虽是人山人海,但看到有车辆驶来尤其是马车上悬挂着“冯”字令牌,众人纷纷退让并投来敬仰的目光。皇宫禁军远远望去瞧见了冯老的车辆,立刻列队迎接入宫。

冯老稳如泰山一般坐在马车内,李玉端坐在旁侧。听到外面传来鼎沸的声音后,李玉见老师正闭目养神,自是不敢打搅,于是掀开帘子看着车外拥挤的人群。冯老似乎察觉到李玉的动作,缓慢睁开了双眼看向李玉说:“你心中有何大鹏之志?”李玉听到老师的声音后,缓缓转过头看去,发现老师正看着自己,李玉立即将帘子放下调整好坐姿回答道:“回老师的话,弟子离家学艺,想着学一门本领后投军,在战场上杀敌建功,报效国家。不怕老师见笑,学生想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李玉眼中流露出向往憧憬的目光。

冯老听见李玉的话后,眉头不经意间紧皱一下随后又恢复如初。心想:这小子怎么跟他爹一样的志向。冯老说:“有志向是好事,但不可有叶公好龙之举,要言行合一。再者说,两军交战,刀兵相向,生死之地,有人权贵而出;也有人马革裹尸。你,不怕死吗?”李玉目光坚定的看着老师说:“怕,但弟子认为,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有因惧死而亡志之理?相比于死,弟子更怕一生碌碌无为枉来这人间一趟。至于人生人死,自有天意注定。”冯老面露微笑看着热血沸腾、朝气蓬勃的李玉,脑海中忽然想到几十年前,年轻的自己不也是这般天地不惧吗?随后车内又陷入寂静之中。

过了一会,马车缓缓停下,随后车外传来马夫的声音:“帝师,咱们到了。”

李玉先行下车候在车外,冯老年纪大了腿脚不便自然没有李玉这般行动敏捷。李玉眼疾手快搀扶着老师缓缓落了地。此次监考的朝廷官员瞧见冯老的尊驾驶来,纷纷起身迎接冯老,众人又瞧见冯老旁边陌生的李玉,也纷纷对着李玉打招呼。冯老面带微笑回应着众人,李玉虽然一个都不认识但也是面带微笑的点着头回应。随后,李玉搀扶着老师缓慢走上监考台,走到最前列的位置缓缓落座。

在冯老的点头示意下,礼部一名官员敲响监考台上悬挂的铜锣,铜锣发出剧烈的响声,不远处守卫的禁军听到声音后便立即高喊:“科举开始!”

李玉站在监考台上俯视着皇宫外围的芸芸学子。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知有多少学子为了等待今日的科举而悬梁刺股挑灯夜读;也不知道有多少学子在长辈和妻子的期盼下不远千里万里奔武都城赴考。想到此处,李玉心中百感交集。冯老看到李玉正注视着台下,开口说:“你不必在这候着我,可下去巡查观看,但切记万不可惊扰学子。”李玉回应道:“是。”李玉蹑手蹑脚的走下监考台走向正奋笔疾书的学子们。

李玉穿行其中,或轻走或驻足。走到一处突然发现有一座椅空空无人。李玉心想:此次科举乃万众瞩目、鱼跃龙门之机,竟然会有人缺考?李玉前去查看考生姓名,只见桌案上写着‘张传’二字。李玉心中苦笑,遂直接略过。

又行数十米,瞧见有一学子正奋笔疾书,此人低着头认真答卷,李玉看不到那人容貌,遂朝着此学子走去。李玉低头注视着学子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