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王娘子,算算时辰,快晚饭了,就又送了几个贴饼子和糙米粥过来。王乐也跟着过来,今天小宝的药都是王乐帮着熬的。
这会儿也跟着王娘子一起过来,把小宝的药一并端了来。
有些腼腆的道:“赵棠姐,小宝的药熬好了。”
赵棠接过药碗:“谢谢小乐,小宝就在里面,你要不要和他说会话。”
王乐眼睛一亮,今天他还没好好看看小宝呢。
王乐抬头看看王娘子,王娘子笑骂道:“臭小子,想去就去,看我干啥,还能拦着你不成。”
王乐嘻嘻一笑,跳着就跑,刚跑几步,又转回身拿走刚刚给赵棠的那碗药,乐颠颠的进屋去了。
王娘子和赵棠好笑的看着王乐。
“这孩子从小就懂事,才那么大一点就帮着我和他爹干活,从来不和村里的孩子玩,要么在家里帮我,要么跟着他爹进山。也就这几年小宝来家里的时候,能和小宝玩一会儿。”
说来也怪,王乐和小宝差五六岁,居然玩的还挺好。
赵棠也很喜欢王乐,有点腼腆,很仁义的少年。
上午的饼子都还没吃完,赵棠正和王娘子说只把粥留下就好,王娘子让她拿着,吃不完明天吃。
反正干饼子也不容易坏。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村长媳妇马氏进来了,一进来看见王娘子也在,就笑了:“倒是巧,你也给棠丫头送吃食呢。”
王娘子也笑道:“是呢,这俩孩子刚搬过来,灶台都还没干,今儿也做不了饭啊。”
马氏笑着走过来,把手里的东西往前送了送:“晚上你们几个一人一个鸡蛋,补补身子,看看你们一个个瘦的。”
赵棠一看,碗里有三个煮鸡蛋,还有六个大包子。
“有鸡蛋啊,这个好,他们是该好好补补。”王娘子看到鸡蛋,也是欣喜。
前几年,大盛刚经历了长达三年的灾年,先是旱灾,又是水灾。
老百姓好不容易保住了性命,现在温饱也是勉强。
家里的鸡鸭鹅狗,早在灾荒的时候吃绝了。
前年灾荒刚结束,杏林村从原来一百多户的大村,变成现在的五十几户。
也就今年,才开始有人弄些鸡鸭,大家慢慢开始有人养起来。
放在去年,就是想养都买不到鸡苗鸭苗。
村长家是养的比较早的,家里的鸡已经开始下蛋了。
马氏煮了三个鸡蛋,家里今天又包了野菜馅儿的包子,也给拿了几个。
糙面做的,没有白面那么好吃,但是这个年头,这样也算不错了。
想想宋池和小宝的小身板,赵棠最终还是没有拒绝。
抱着好几个碗,目送两人走了,赵棠转身回了屋子。
屋子里王乐正心疼的看着宋池和小宝,这两人都没咋样,王乐眼圈先红了。
小宝反而在安慰王乐:“小乐哥,你别担心,我好啦,不疼了,姐姐说姐夫的病也会好的。”
赵棠好笑的看着这两人在那兄弟情深,又看看一脸无奈的宋池。
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的,让宋池一个人待着,这家伙难免要胡思乱想,不如让小宝和王乐经常陪他。
让他连胡思乱想的机会都没有。
王乐看赵棠进来了,忙往外看,结果连自家亲娘的影子都没了。
赶忙和几人说了声,就往家里跑。
家里要吃饭了,他娘走的时候咋都没叫他一声。
王娘子也是回了自家院子才想起来还有个儿子在人家呢。
算了,自己有腿,饿了就回来了。
被遗忘的王乐......
从赵良才那里搬回来的东西都堆在院子里,还没有收拾,赵棠找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先搬进屋子里。
又找了一些碗筷,在井边洗了洗,现在不能计较太多,赵棠心里默念。
桌子就摆在宋池床边,赵棠将宋池扶了起来,靠在下午搬回来的被子上。
赵棠家的被子,都被吴氏叠起来放在了箱笼里,赵棠找出之前她爹娘的被子,放到了宋池的床上。
虽然是死人用过的东西,可是他们现在,真的没什么条件去计较这些。
况且,赵棠觉得,这是原主爹娘的被子,都是一家人,也没什么。
问过宋池,他不介意,赵棠就放心的把被子给他用了。
对于宋池来说,就算是死去的赵叔赵婶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