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天,宁盼兮和宁易巧是爆竹声吵醒的,换上新衣服,两人就下了楼。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耀眼的红光印在每个人喜气洋洋的脸上,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爷爷笑着说:“满堂红!”
在宁盼兮的记忆里,大人们在大年初一其实是最清闲的,因为饭菜都是前一天准备好的,这一天不用做菜,也不用打扫卫生,无非是唠唠家常,串串门,至于走亲访友,一般是从正月初二开始。
正月初二的目标也很明确,白妈妈带着宁盼兮和宁爸爸就往娘家奔去,紧赶慢赶,正好赶上了早饭。
“巧了不是,刚出锅的包子,还热乎着呢。”外公端着一盆包子放在餐桌上,招呼女儿赶紧坐下来吃。
“白涴呢?不是说今天回来吗?”白妈妈拈起一个包子就往嘴里送。
“小心烫!她们刚下飞机,你哥应该接到了。”
“哦。”
“您放那就好,我帮您洗碗。”宁爸爸接过外公手中的碗,抢着去洗。白妈妈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家丈夫每次到这都喜欢洗碗。
“不用不用。”女婿要帮忙,自然是要先推脱一番,只不过盛情难却,外公就将这活交给了宁爸爸。
看来不论是爷爷奶奶家,还是外公外婆家,财政大权都在女人的手里,这不,外婆的红包正在走来,宁盼兮心里乐开了花,本来想直接就收下的,但是见妈妈一直盯着自己,也就假意推脱了一下,最后——收入+1000元!
宁盼兮看了眼妈妈,似乎在说:我推辞过了,是外婆非要给的。
[那都是我给出去的!]白妈妈露出羡慕的目光。
半个小时后,院子内传来喇叭声,以及姨妈遥远的呼唤——“爸,妈,我回来了!”
外公外婆开开心心地出门去迎,在看到来的只有姨妈和姨父的时候,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没了。“你两个儿子呢?”外婆不甘心地询问。
“还在湘汉,送他们奶奶家去了。”姨妈此时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马上高考了,就不带他们走来走去了。”
“那你回来干什么,你不陪着他们。”外婆有些生气了。
“我这不是回来看看你们吗?我可想你们了。”
果然“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句话很有道理,而且当这个人还是自家孩子的时候,什么不愉快也都没了。
“行吧,考完带回来。”
“遵命!”
当姨妈发现,自己因为没有带儿子来,不如白妈妈受宠的时候,已经开始后悔了。
“清清,兮兮喜欢吃什么,让你哥给她煮。”外婆对着白妈妈笑得一脸慈祥。
“她说只要是舅舅煮的都喜欢。”白妈妈这话说的,让一旁的舅舅听到都不好意思了。
“等我也炒几个你爱吃的菜。”舅舅当下决定加几个自家小妹也喜欢吃的。
“那我呢?”姨妈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
“你一个大人,爱咋吃咋吃。”外婆没好气的说道。
虽然说是这么说的,但是吃饭的时候,舅舅还是照顾了每一个人的口味,一家人吃着饭,聊聊天,聊着聊着又聊到几个孩子的身上。
“他们两有想好考哪个学校吗?”白妈妈询问。
“就想着在本地选个学校,具体还得看考得怎么样。”姨妈也有些苦恼,两个儿子不上不下的成绩,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说他们,兮兮呢?有想考的学校没有?”
“现在说这些还早着呢。”白妈妈这么说着,但也想知道。
“还没想好。”宁盼兮确实没有明确的目标,“希望是个离家近一点的。”
[如果非要选的话,那就是东川大学吧]
“金城的大学,都不是很好,湘城大学怎么样?你来湘汉,姨妈罩着你。”姨妈越想越觉得可行。
“打住啊,不要打我女儿的注意,这是我女儿!”
原来姨妈一直想要一个小棉袄,在宁盼兮刚出生那会,她还想拿着自家儿子去换个女儿,但是也只是想想而已。
宁盼兮看着妈妈和姨妈拌嘴,默默地笑着。
[湘城大学,我也不是很想去,我还是喜欢东川大学]
接下来的几天,宁盼兮都忙着跟着爸爸妈妈到处拜年,今天去一个姑婆家,明天去一个舅公家……终于在初六这一天,他们乘高铁返回了金城。当然,不是因为拜完年了,而是爸爸妈妈要上班了。
在家待了一天,宁盼兮就觉得有些无聊,于